Article

香港在古代是莞香的其中一個產地。莞香也是關於「香港」地名來源的説法之一。今天就和大家講講香港何以成為「香港」的故事。

自明以來至清初,東莞縣及包含今日香港地區的新安縣均是盛產香木之地。出產於這些地方的香木則被稱爲莞香(別稱土沉香、牙香樹、白木香),在廣東與江浙等地甚受歡迎。當中又有一種「女兒香」,「好事者爭以重價購之」。據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三《輿地略二.物產》記載:「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葉似黃楊,凌寒不落……香氣積久而越盛。」沙田的瀝源和大嶼山西部的沙螺灣為出產上佳香木的地方。按永言〈香港地名考〉一説,香木會先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然後再用小艇運往香港村(即今石排灣),再轉乘艚船(俗稱大眼雞)運至廣州,再行銷長江流域及江浙各地,「香港」之名,因而得來。而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當莞香盛時,度嶺而北,歲售逾數萬金」,遠銷北方。而通過梅嶺北運的莞香更因沾染霜雪,產生馥芬之氣。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六《香語》《莞香》。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六《香語》《莞香》。(網上圖片)


據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六《香語》《莞香》記載,要出產良香,有三個要素:

一、    土地適宜:「凡種香,先擇山土,開至數尺,其土黃砂石相雜,堅實而瘠,乃可種。其壤純黃純黑無砂,致雨水不滲,潮汐潤及其香,紋或如飴糖,甜而不清,或多黑絲縷,味辣而濁,皆惡土也,不宜種。」

二、    種法得宜:「種五六年即結子......夏月子熟種之,苗長尺許,乃拔而蒔,蒔宜疏,使根見日。疏則香頭大,見日則陽氣多。歲一犁土,使土松,草蔓不生。至四五歲,乃斬其正幹鬻之,是為白木香。……正幹已斬,留其支使益旁抽。又二三歲,乃於正幹之餘,出土尺許,名曰香頭者,鑿之。初鑿一二斤,曰開香門,亦曰開香口。貧者八九歲則開香門,富者十餘歲乃開香口。然大率歲中兩鑿,春以三月,秋以九月。鑿一片如馬牙形,即以黃土兼砂壅之,明歲復鑿,亦如之。自少而多,今歲一片,明歲即得二三片矣。」

三、     鑿香時宜:「凡鑿香貴以其時,秋冬鑿則良,霜雪所侵,精華內斂,木質盡化,瘠而不肥,故尤香。春鑿則多水氣而濕,夏鑿多火氣而燥。然香既鑿,夜必霧露之,晝必曝之,使其木氣盡去。惡者為佳者所薰染,則又一一皆香,不可以濕黴沾之,使色味損壞。若香氣日久不發,濯以溫湯,磨以木賊,其香復發。然當南風爇之,或有水氣,不如當北風時,天氣乾爽,爇之乃大香。」

香樹之所以結香,係由樹脂凝結而成。所謂的「開香門」即是用人工的辦法在香木上鑿出傷口,使之流出樹脂,凝結成香塊。

莞香至明代開始聞名於世,但翻查古籍,莞香似自交趾傳來。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曾載:「交趾有蜜香樹,榦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欲取香,伐之;經年,其根、榦、枝、節各有別色也。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與水面平者,為鷄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其榦,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鷄舌香。珍異之木也。」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又載:「廣管羅州多棧香樹,身似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皮,堪作紙,名為香皮紙。灰白色有紋,如魚子箋,其紙慢而弱,沾水即爛,遠不及楮皮者,又無香氣,或云黃熟棧香,同是一樹,而根幹枝節各有分別者也。」陳伯陶《東莞縣志》認爲,「據此則古蜜香樹,唐名棧香樹,即莞之香樹也,本出交趾,移植廣管,而於莞土(舊東莞縣包含今日香港地區)尤宜。」同書亦記載了「越莞則如橘與枳」一説,甚爲傳奇。

清初的遷海復界使新安縣和東莞縣的百姓流離失所。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六《香語·莞香》記載:「自離亂以來,人民鮮少,種香者,十戶存一,老香樹亦斬刈盡矣。今皆新植,不過十年二十年之久,求香根與生結也難甚。」累代以來「香氣積久而越盛」的香樹為之一空,使得香港古代的香業亦受到嚴重打擊。

到了清雍正年間,更有縣令在東莞等地,徵購異香,以至杖殺數名里役,以至種香的人家紛紛斬香樹而逃亡。據陳伯陶等纂《東莞縣志》卷十四《輿地略十二·物產》記載:「聞前令時承指購異香,大索不獲,至杖殺里役數人,一時藝香家盡髠其樹而去,是尤物為禍,亦不細矣!然則莞香至雍正初,蓋一跌不復振也。此酷令不知何名,深可痛嫉。改良種植,固在居民,其亦賴良有司護惜哉!」從此,古代香港的香業逐漸式微,只餘下香粉寮等地名印證古代香港香業的痕跡。不過香港的香木並未因此斷絕。野生的香木(土沉香)仍然散見香港各處,分佈在薄扶林、大埔、馬料水等各處。謹以拙詩為本文作結:

《嘉木遺芳》
莞然靜得清蘭氣 白木吾家自傳芳
脂玉無痕空遺嘆 遙思昨日女兒香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