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CI

Article

編審委員會
首席召集人 李焯芬教授

李焯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李教授196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1970年獲港大碩士學位;1972年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博士學位,主修岩土工程。曾任教西安大略大學及多倫多大學。長期服務於安大略省水電局及省電力公司,歷任高工,總工,工程部門總經理等職;負責水電核電建設,大壩安全評估,核電站及大壩抗震,核廢料處理等研究課題。1994年回香港大學任教;先後出任土木工程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副校長及專業進修學院院長、香港珠海學院校監及校長。現任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

曾發表國際學報論文逾三百篇,專著十六冊。又曾長期兼任世界銀行,聯合國發展計劃,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原子能機構,加拿大國際開發總署等機構的科學技術顧問。曾參與中國多個水電,核電,大橋及基礎設施項目的可行性及設計論証。2001年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服務方面,2003年起開始擔任香港福慧慈善基金會會長。基金會從事中國西部貧困地區助學工作:包括捐建中小學及醫院約三百六十多所;每年資助貧困大學生約二千人。同時擔任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饒宗頤文化館管理委員會主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副主席、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等。曾任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主席、香港獸醫管理局主席、共建維港委員會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員及文化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2003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委任為太平紳士;2005年獲頒銀紫荊星章; 2013年獲頒金紫荊星章; 2001年獲加拿大工程院KY Lo奬章;2005年獲美國富布爾特傑出學人獎;2009年獲香港工程師學會金奬章;2012年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鑽禧奬章。亦先後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2006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2012年)、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2012年)、澳門大學(2014年) 及香港公開大學(2017年)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著有散文集《應當如是》,通識小品《水的反思》及文史小品《文明的足音》、《敦煌故事》;心靈小品《心無掛礙》、《活在當下》、《禪是一朵花》、《佛智今用》、《輕安自在》、《安忍精進》、《走出困境》、《人生方圓》、《悲智願行》、《心耕》、《活好當下》、《愛在當下》、《送暖人間》等。

召集人 丁新豹教授

丁新豹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丁新豹,廣東豐順人。丁新豹博士在1974年獲頒香港大學文學士 學位,主修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 其後分別於1979年和1989年 在港大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丁博士於1979年加入香港藝術館,擔任助理館長。他於1995年被委任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於 2007年退休,任內籌建了香港歷史博物館新館、香港海防博物館 及香港孫中山紀念館。

丁博士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及名譽高級研究員,廣東省文史館館員,香港故宮文化博 物館有限公司理事,及中港多間博物館的名譽顧問或理事。

冼玉儀教授

冼玉儀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教授

冼玉儀教授,香港土生土長,香港大學博士。研究近代中國及香港史,尤致力研究慈善事業、商業、文化、傳媒及移民史。退休前,她是港大亞洲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亦是研究資助局人文學科小組成員。大學教職以外,冼教授亦曾經是研究資助局人文學小組成員及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成員,她曾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並因此獲頒銅紫荊星章。她是香港歷史博物館專家榮譽顧問。她主理「香港記憶計劃」,建立有關香港歷史、文化的多媒體網上平台以收集和整理香港歷史、文化、及文化傳承的多媒體資料。

其著作包括《Power and Charity: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ung WahHospital》(1989)、《The Last Half Century of ChineseOverseas》(1998)、《Pacific Crossing: California Gold, ChineseMig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2013)以及《The Bankof East Asia: A Century of Innovation, Progress and Commitment, 1919-2019》(2019)。

梁元生教授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梁元生1962年入讀大埔王肇枝中學,1968年中六畢業後,升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歷史系。在1972年及1974年於香港中文大學分別取得文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及後於198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曾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任教。

1992年,他由美國返港回歸母校中大出任教席。曾擔任歷史學講座教授、歷史系系主任、文學院副院長、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崇基學院院長(2004-2014)、文學院暫任院長(2012-2013)、文學院院長(2014-2018)。

2015-2017年,他擔任政府「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主席。

劉智鵬教授

劉智鵬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立法會議員

劉智鵬教授,太平紳士,劉智鵬教授現任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及歷史系教授、兼任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

劉教授於香港大學修畢文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後負笈美國,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主修中國歷史。劉教授加入嶺南大學後曾任教通識教育課程,並參與創立歷史系,其後在該系任教中國歷史及香港歷史至今。劉教授的學術興趣集中於宋元明清思想史、香港歷史、方志學等。近二十年來,劉教授專注投入香港歷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香港歷史專書多種,包括《屯門風物志》、《吞聲忍語 – 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展拓界址 – 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 – 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體回憶》、《潮起潮落 – 中英街記憶》、《香港達德學院 – 中國知識份子的追求與命運》、《屯門 – 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天空下的傳奇 – 從啟德到赤鱲角》、《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5》、《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戰犯審判紀錄及其研究》、《中華民國專題史》、《香港威海衛警察口述歷史》、《鐵漢柔情:香港建築扎鐵業發展史》等。

除了研究和教學,劉教授亦積極向本地社會推廣香港歷史,多年來在報章、雜誌、電台、電視、網絡等平台上撰文、發聲、亮相,豐富市民大眾對歷史的認識。最近,劉教授完成了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編製出一套適用於本地中小學課程的歷史教材,為促進香港史教學盡一分力。

劉教授多年來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將學術知識轉移為社會共享資源。劉教授曾經出任屯門區議員、博物館委員會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衞奕信勳爵文物基金理事等;現在仍然參與的公職包括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鄉議局執行委員等。

委員 朱益宜教授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

朱益宜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她的著作關於天主教以及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天主教修女。她編輯書籍和在期刊中發表文章,共出版了17種書籍和50多篇文章。

她的最新作品包括:The Catholic Church, the Bible, and Evangelization in China (Palgrave,2021);《中國的人民,社區和天主教》(Palgrave,2020)) 和《國籍寶血女修會與天主教會的演進》(Palgrave,2016)。她對近代和當代中國和香港的天主教史感興趣,包括中國社會的天主教修女以及中梵關係。

她正在編輯一本名為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East Asia及一本關於當代中梵關係歷史的書。

何濼生教授

何濼生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

何濼生現為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自1983年由加拿大返港後歷任中文大學經濟系講師及高級講師、嶺南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及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等職。

何氏畢業於香港大學,並在多倫多大學取得經濟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何氏專攻政策研究,範圍包括房屋、醫療、退休保障、勞工市場、政治制度、國際金融、宏觀經濟、快樂經濟學等。何濼生經常在各大媒體發表政策分析和政經評論。

何濼生曾任香港經濟學會會長凡八年。現仍為該會當義務司庫。何氏自2006年起每年均做全港快樂指數調查,但2012年起更推出兒童快樂調查並於2016/17起加入生命教育內容。2012年與生產力發展局和香港提升快樂指數基金合作在香港首推工作快樂指數調查。2015年起為香港佛教心理學及心理健康協會會長。

公職方面,何氏曾為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香港委員會成員、公務員薪酬及服務條件委員會委員、金管局金融研究所顧問、醫管局醫療服務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央政策组兼職顧問、社會服務聯會政策倡議委員會成員等。

何氏著作甚豐,除百餘篇學術論文及書章外,著有Psychology andEconomics of Happiness, Public Policy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HealthPolicy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Health Care Financing and Delivery: AModel for Reform 等書, 另與其他學者合編多個書目,包括Happiness and Public Policy: Theory, Case Studies, and Implications;Public Governance and the Limits of Electoral Democracy;China, HongKong, and the World Economy;Exchange Rate Regime andMacroeconomic Stabil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Quest for Exellence:the Hong Kong Story等。

何氏2016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表揚對公共政策研究的貢獻。

 

李明堃教授

李明堃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

李明堃博士,社會學者,2002至2012年間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之前服務香港理工大學,為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

李明堃 1971 年於香港大學畢業,之後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並負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及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獲倫敦大學博士學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期間,積極參與港大、中大和理大學者聯手推動的香港社會指標研究計劃,着眼家庭、階級、身份認同、政治態度等課題,並曾就中國社會之中的地位等級分層、單位福利、香港家庭的組織和變遷、新界鄉議局、香港精英政治之源起與流變及英治時期之香港公民社會等題目發表論文。

李明堃曾任課程發展議會委員、研究資助局人文学科、社會科學及商業學科評委等公職,亦曾任(2000 -2002)香港社會學會會長。

李金強教授

李金強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李金強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近代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香港新亞研究所董事會主席(2014-2020)及特聘教授。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哲學博士(PhD),先後出任香港近代中國史學會創會成員及主席(1997-2001),香港中國基督教史學會創會成員及主席(2008-2010)。主要公職服務包括香港中央圖書館諮詢委員會委員(2008-2014),香港海防博物館榮譽顧問(2003至今),孫中山博物館名譽顧問(2005至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委員(2005至今)、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山,2012-2015)及國父紀念館《孫學研究》編輯顧問(台北,2017年至今)。

周永新教授

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周佳榮教授

周佳榮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近代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新亞研究所教務長兼亞太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歷史系系主任、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及擔任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長、博物館專家顧問等職務。其研究範疇以東亞史、思想史、文化史為主。

曾出版多本歷史文化書籍、教科書及學術文章,包括:《東亞世界:政治‧軍事‧文化》、《香港聖公會聖保羅堂百年史》、《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等。

梁操雅教授

梁操雅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山東曲阜中國教師博物館榮譽館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香港海事博物館教育顧問小組成員;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嘉許為推動本地文化的傑出人士,專責本地教育發展及文化承傳的研究工作;並於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課程發展處、香港教育大學等機構擔任要職,又應香港歷史博物館、廣華醫院及嶺南大學香港地方志辦公室、教育署等機構邀請專責統籌「新九龍及新界研究項目」、「荃灣、葵涌及青衣等地區研究項目」、「尖沙咀、油麻地地區研究項目」、「旺角與重慶大廈」、「廣華醫院及油麻地︰歷史與文化的承傳教學資源」、「廣州考察教學計劃」等計劃項目的研究及編著工作。

梁博士主要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史、本地歷史與文化、教育與承傳、課程與評核制度、口述歷史、實地考察探究等,近年著作有《香港考評文化的承與變—從強調篩選到反映能力》、《匠人、匠心、匠情繫紅磡 – 承傳與變易》、《從廣州到香港︰真光流金歲月的口述故事》、《教育與承傳︰歷史文化的視角》、《教育與承傳 (二) – 南來諸校的口述故事》、《實地考察探究︰理論與實踐》、《香港歷史散步》、《葵青 - 舊貌新顏‧傳承與突破》等。

陳弘毅教授

陳弘毅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陳弘毅教授在1980年於香港大學取得法律學士學位,在1981年於香港大學完成法學專業證書課程。1982年,陳教授取得哈佛大學法學碩士學位。陳教授於1984取得香港律師資格,同年成為香港大學法律系講師,並於1993-1996年任香港大學法律系主任,於1996-2002年任法律學院院長。

陳教授被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澳門大學,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及廣東財經大學授予 “客座教授”稱號。 陳教授同時為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

除了在學術上卓越的成就,陳教授熱忱參與公共事務。陳教授於2002-2008期間擔任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委員,2008-2009期間擔任公務員離職就業檢討委員會委員,2005-2012期間擔任香港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考慮到陳教授的社會貢獻,香港政府於2002年任命陳教授為太平紳士,2010年授予陳教授銀紫荊星章。陳教授自1997年起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基本法委員會是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而建立的咨詢性機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的解釋等法律問題提供意見。

陳教授同時擔任中國法學會理事(2013-),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2014-)。於2015年,由最高人民法院所主辦的中華司法研究會委任陳教授為該會常務理事。2018年,陳教授獲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頒贈“李步雲法學獎”。

陳蒨教授

陳蒨

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

陳蒨,於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現任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社會學教授。

研究領域涉及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及新加坡,領域包括文化遺產、集體回憶與身份認同、宗教與旅遊、和家庭與宗族。

近年主要的著作
Chan, S. C. 2019. “Tea cafes and Hong Kong Identity: Food Cultureand Hybridity.“ China Information. 33(3):311-328.
陳蒨,2015. 潮籍盂蘭勝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回憶與身份認同。香港:中華書局。

Chan, S. C. and G. Lang. 2015. Building Temples in China: Memories,Tourism and Identities (Routledge),Chan, S. C. 2011.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Place-making in Taiwan andChina. China Quarterly 206 (June): 372-390.

主要的公共服務
現任香港歷史博物館常設展覽更新工程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衛奕信基金會委員,香港長春社文化古跡資源中心顧問,於2008 至2014年也擔任香港政府非物質文化咨詢委員會委員。 曾於香港高等法院(2008)和新加坡高等法院(2001)個別傳統中國婚姻案件擔任專家(2008)。

黃紹倫教授

黃紹倫

香港大學社會學榮休教授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校董、香港大學榮休社會學講座教授、香港人文社會硏究所名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

曾任香港大學副校長、亞洲硏究中心主任、及社會學系系主任。

黃教授先後取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碩士、英國牛津大學文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專注企業家精神、商業網絡、家族企業、移民現象、社會指標、以及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等研究。

黃教授於1998年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於2000年獲頒銅紫荊勳章、以及於2007年獲頒銀紫荊勳章。

葉月瑜教授

葉月瑜

嶺南大學數碼藝術與創意產業系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葉月瑜教授在台灣土生土長,是資深的亞洲電影研究專家。大學畢業後赴美國南加大深造,接受紮實的電影研究訓練。取得博士後曾短暫於台灣任教,隨後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並在港定居。她曾在哈佛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及國立台灣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並曾經是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訪問研究員。她對於華語電影、電影史以及亞洲電影工業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影史部分的著作包括:《華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走出上海—早期電影的另類景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Early Film Culture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Republican China: Kaleidoscopic Histories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2018)。她曾兩度獲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香港早期電影映演史調查計畫。

詹志勇教授

詹志勇

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

詹志勇教授,榮譽勳章、太平紳士。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香港大學榮休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名譽教授。曾任香港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香港大學柏立基學院院長;香港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地理系系主任。

在香港大學一級榮譽學士畢業後,憑英聯邦獎學金負笈英國留學,於雷丁大學 (University of Reading) 取得博士學位,專研農業土壤科學。赴科羅拉多大學取得美國地質局水文學文憑。國際樹木學會會員、英國專業土壤師學會會員;英國樹藝學會院士;英國特許科學家;香港規劃師學會榮譽會員。

跨學科研究範圍包括:城市生態、城市森林系統、城市樹木風險、城市綠化及公園管理、古樹自然暨文化遺產、城市土壤、城市水文、城市微型氣候、氣候變化影響和緩解、熱舒適度、室內空氣質量、屋頂及垂直綠化、城市綠和藍基礎設施、城市自然保育、城市生態規劃。

詹教授的樹木生態研究在本地及國際上均被視為學術基石,最具影響力的貢獻是其有關「自然在城市」的生態研究,主張樹木在可持續及智慧城市發展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香港大學授予他傑出研究學者獎、傑出研究生導師獎、最佳教學獎。2014年成為首位獲國際樹藝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 頒發樹木科學卓越研究獎 (L.C. Chadwick Award for Arboricultural Research) 的亞洲科學家。Clarivate Analytic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自 2012 年以来,選拔他為世界上以成就及影響力排名1% 以內的科學家。在 2015 年,基于 ISI Web of Science,他獲得了世界城市綠化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的榮譽。自 2020 年以来,Stanford University的考察将他列为世界前 2% 的研究學者,在 2022 年,他於城市环境领域,名列前 0.01% (3/28,776學者)。

積極參與社會、專業和學術服務工作,現為郊野公園之友會創會會員、執行委員會成員及受託人;香港品質保證局董事局成員;香港科學博物館專家顧問;綠化總綱委員會名譽顧問;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專家;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自然科學委員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評審工作社會科學委員會;香港地方志編審委員會。

詹教授以前服務不同的咨詢委員會:樹木管理專家小組;城市規劃委員會;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城市規劃上訴委員會(副主席);郊野及海岸公園管理委員會(主席);郊野公園規劃及管理委員會(主席);清理新界黑點特別委員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公共交通小組委員會(主席);優質公共小巴督導委員會(主席);共建維港委員會;海洋公園董事局;海洋公園發展委員會;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委員會;社區參與綠化委員會;房委會建築委員會;地質公園督導委員會(主席);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督導委員會;陸地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主席);行政上訴委員會;律師紀律審裁組;香港申訴專員公署太平紳士協助推廣計劃;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顧問評審團;郊野公園之友會(兩任主席)。

鄒興華先生

鄒興華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

鄒興華現職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考古)。自1985年起加入香港政府任職博物館館長職系之後,鄒興華長期從事香港和鄰近地區的考古、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鄒興華為1983年香港大學文學士,1988年倫敦大學考古學院田野考古學碩士。於古物古蹟辦事處任職期間,曾主持150多項香港境內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包括1996-1998年的第二次香港考古遺址普查。1997年主持的馬灣東灣仔遺址發掘,更獲選為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自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後,鄒興華轉而從事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曾任職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並主持第一次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編製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編製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香港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聯合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等工作。

自2007年以來,鄒興華先後在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任客席副教授,講授與香港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育相關的課程。近期著作包括〈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二年:回顧與前瞻〉(收錄於《香港博物館期刊》第二期,2019年),〈以人為本: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收錄於《華南歷史民俗與非遺》,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嗇色園,2019年),〈香港考古的發展和重要發現〉(收錄於《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香港歷史博物館,2014年)、〈公私協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香港經驗〉(收錄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東亞經驗》,澳門:澳門理工學院,2014年)、《傳統飲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論文集,與張展鴻合編,2013年)、〈從物質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完整性、多樣性原則〉(收錄於《問俗觀風:香港及華南歷史與文化》,2009年)。

趙雨樂教授

趙雨樂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

日本京都大學文學博士(專攻東洋史學),現任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一帶一路文化鑒識專業協會主席。以家族古月堂收藏之故,對古今地方掌故、書畫、陶瓷、金石、銘刻,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

趙在校教授「中國文化、歷史與旅遊」、「中國中古史」、「中國近世史」、「香港史」、「歷代散文」、「史學方法」諸學科,並積極參與社會各類研討會、講座及傳媒專訪,提供精闢的學者意見。

劉蜀永教授

劉蜀永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

出生於中國四川省,香港史專家。1966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198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中外關係史研究室副主任、香港史課題負責人。2005年9月至今,通過「輸入内地人才計劃」赴港工作,歷任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榮譽教授、高級研究員、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務顧問等職。

潘耀明先生

潘耀明

《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

潘耀明,筆名彥火、艾火等。福建省南安縣人。先後任職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編輯、香港中華版權代理公司董事經理(受中國國家版權局委託成立的)、南粵出版社總編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金庸創辦)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明文出版社總編輯兼總經理。現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文學雜誌《香港作家》社長、《文綜》社長兼總編輯。

鄧聰教授

鄧聰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特聘教授、長江學者講席教授、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中國考古學會理事

鄧聰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職于山東大學,為博士生導師。2009年他被德國國家考古研究院推選為通訊院士,為中國第十二位獲此殊榮學者。 2018年被選為中國考古學會理事,為港澳地區唯一的代表。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鄧教授專攻東亞考古學,曾在俄羅斯、法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尼、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主持或參與考古、民族學田野調查工作。

鄧聰教授是香港土生土長考古學家,為東亞玉器研究的代表人物,曾撰寫由中央文史館主編國家重點工程《中國地域文化通覽.香港卷》(2012中華書局)中香港地區考古的總覽。他的學術研究重點,在史前玉石科學技術史,對東亞玉器的起源、工藝等領域,在國際上有廣泛的影響。主要代表作有:《香港考古之旅》(1990)、《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史前文化研究》(1994主編)《東亞玉器》(1998主編)、《玉器起源探索》(2007共著)《澳門黑沙玉石作坊》(2013)、《香港文化發展史》(2014共著)、《金沙玉工1(2017共著)、《牙璋與國家起源》(2018)、《哈民玉器研究》(2018共著)等專書及學術論文一百餘篇。

鄭宏泰博士

鄭宏泰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香港亞太研究所政策研究網絡共同召集人

鄭宏泰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全球中國研究計劃聯合召集人、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電話調查研究室總監。

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學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的鄭宏泰,研究領域為家族文化與企業傳承、企業家精神與社會網路、華人社會變遷與繼承制度、香港金融市場變革、社會調查與分析,以及海外華人與「一帶一路」等。

鄭宏泰喜好研究,筆耕不絕,前後出版了38本中英文專書、編輯書籍亦達14本,並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近20篇學術論文。

學術及社會服務上,他擔任國際學術期刊National Identities, EastAsia及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廿一世紀》編委會委員,主持《家族企業發展研究》與《香港世家大族傳承與發展》系列出版,他亦是世界海外華人研究會董事會成員(2019至今)、行政長官卓越教育奬(2019/2020)評審委員會、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通識科委員會(2018至今)及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歷史專責委員會委員(2018至今)。

蕭國健教授

蕭國健

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現為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兼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並兼任香港皇家亞洲學會名譽研究員、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本地史/軍事史)、香港理工大學客座講師、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香港史專題講師、暨南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頒授嘉許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蕭教授與林天蔚、羅香林都是香港古代史學家的代表人物。曾於羅香林門下學習族譜學。

龍炳頤教授

龍炳頤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榮譽教授

香港注冊建築師,香港大學建築學系榮譽教授,珠海學院理工學院院長。龍教授從事研究鄉土建築、文物保育及世界文化遺產等領域,其教學及研究爲國際關注。龍教授畢業於美國俄勒崗大學,獲建築學學士、建築學碩士、文學碩士(亞洲研究)學位,之後於美國教學與執業,1978年回港工作。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來,龍教授一直致力於教學、研究,參與社會及公共服務,推動香港及大灣區順德大良的城鎮規劃,都市更新,文物保育等工作。龍教授承邀參與澳門歷史城區、開平碉樓與村落、馬六甲海峽歷史名城三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及評審。

當然委員 李正儀博士

李正儀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

李正儀博士,太平紳士 

李正儀博士出任團結香港基金總裁前,曾任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逾十年。她於2008年創辦「社企民間高峰會」,開拓本港社企的整體發展,並任其籌委會主席長達十年。在1995年至2002年間,她是香港政策研究所創所行政總裁,現時為該研究所董事會成員。
 
李博士多年來在不同公職服務社會。現時她是特區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扶貧委員會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 安老服務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在教育方面,她是香港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校監暨校董會主席、香港真光中學校監、香港大學聖約翰學院委員會委員、耀中幼教學院校董會成員。

在學術方面,李正儀博士著作和編輯了12本有關社企、公共行政、 公營部門改革和教育等不同題材的書籍,並在各類期刊發表了超過50篇文章。

 

推廣委員會
首席召集人 黃玉山教授

黃玉山

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及香港都會大學榮休校長

黃玉山教授,金紫荊星章,銀紫荊星章,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黃玉山教授現為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及香港公開大學(現為香港都會大學)榮休校長。1979年,他以“院長榮譽”的優秀成績,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植物生化學博士學位。並分別於2006年及2009年成為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及香港科學會院士。

多年來,黃教授在香港多所大學從事教學、研究及行政工作。1979年,黃教授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擔任研究員。其後返港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1980-1985)及香港中文大學(1985-1988)。及至1990年,黃玉山教授加入當時新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學成為創校教授之一。他積極為科大發展課程及設計實驗室設施,並在校內指導多項有關環境生物科技的研究項目。1997年,他晉升為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發展)。翌年,他又獲委任為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大學拓展)及生物學講座教授。2006年,黃教授重返科技大學,並擔任行政副校長,專責規劃及管理全校人事、財務與校園基建。在這段時間內,黃教授曾領導校園內外十幢新大樓的設計及興建工作,以配合科大的最新發展。他同時在任內領導及完成了大規模的「企業資源計劃」(ERP),包括學生行政、財務及人力資源三大行政資訊服務系統。

黃玉山教授專注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生物科技、植物生化學及紅樹林保育/資源利用的研究。他與廣東及福建省二十位優秀科學家合作,對本港紅樹林生態系統進行了長期研究,成為該研究領域的先驅。他又於2003年在深圳牽頭成立了福田-城大紅樹林研究中心。黃教授曾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超過170篇論文、撰寫8本著作,及擔任超過20名博士後研究員及研究生的指導教授。他同時獲多間大學委任為榮譽或客席教授,包括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及福建師範大學。黃教授曾是中國科學院植物分子生物學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顧問,亦是三本科學學術期刊的編輯。

除科學研究外,黃教授曾致力參與基礎教育的政策制定及本地高等教育制度的發展等工作。他曾任課程發展議會主席(2001-2007),及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2001-2007)、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2005-2011)以及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員(2003-2007)。其他公職包括:濕地諮詢委員會主席(1998-2004)、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2001-08)、香港獸醫管理局主席(2010-13)。黃教授曾擔任消費者委員會主席(2013-1018) ,香港司法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主席(2017-2023),香港學者協會會長(2017-2022)及「香江學者」計劃學術委員會主席。

黃教授任第十一至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現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他還擔任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

他於2001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並於2004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2018年獲頒授銀紫荊星章及2023年獲頒授金紫荊星章。 

召集人 王䓪鳴博士現為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她亦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委員。

王䓪鳴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

王䓪鳴博士現為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她亦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委員。

王博士為多間跨國及本港企業的獨立非執行董事或顧問,包括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和記電訊香港控股,以及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她亦擔任團結香港基金理事。王博士過去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曾出任匯豐銀行慈善基金諮詢委員會非執行主席。

王博士身兼多個慈善組織及福利服務機構之主席或董事會成員,其中包括現任香港世界宣明會榮譽會長及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會長。此外,王博士亦為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會成員;該中心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清華大學及世界宣明會(中國)之三方合作項目。

王博士過去歷任多項重要公職,包括回歸前後,分別出任行政局及行政會議成員,以及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她亦曾先後擔任教育統籌委員會、香港房屋委員會、青年事務委員會、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等主席職位,以及特區政府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策略發展委員會和扶貧委員會委員。她過去曾任聯合國青少年就業問題高層顧問小組成員及聯合國研究貧窮人口法律充權問題高層顧問委員會之工作小組成員。她亦為香港薈英社前任會長、亞洲基金會香港領袖發展委員會前任委員,以及曾獲選香港大學(港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和獲委為港大顧問委員會委員。

王䓪鳴博士先後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深造,並取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及政治科學學院社會政策及計劃理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Davis)社會學碩士,以及美國加州大學(Davis)社會學博士等學位。此外,她亦分別獲得香港教育學院(2004)、香港大學(2003)、香港理工大學(2002)、加拿大多倫多大學(1999)及香港中文大學(1996)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王博士亦獲授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及政治科學院榮譽會員(2006),以及獲香港科技大學授予Beta Gamma Sigma名譽會員(2003)。

王博士曾獲頒授多項本地及國際榮譽,其中包括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以及獲世界經濟論壇頒予「明日世界領袖」。此外,她亦於1997年獲頒英帝國爵級司令勳銜(DBE)。

 

委員 李鑾輝先生

李鑾輝

新鴻基地產集團公共事務總監

李鑾輝,資深傳媒人,現為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1997年,他在香港電台負責回歸廣播工作,為特區政府傳播香港回歸情況到世界各地。並且擔任回歸慶典大會的司儀,見證歷史重要的一刻。

1973年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教育大學前身),隨即投入教育工作,在聖文德書院擔任體育主任,同時任教中文及中國歷史科。在課餘時間兼任電台、電視台體育節目主持。

1982年接受香港電台邀請,全職參與電台工作,主持備受聽眾歡迎的電話節目「八十年代」,稍後晉升為電台部的公共事務總監,監製所有時事節目。期間,他策劃粤、港兩地聯播節目,與廣東省珠江經濟台聯合推出「粵港專線」系列,推動兩地交流,開創廣播先河。 任職公務員期間,李先生先後到加洲柏克萊大學、清華大學受訓。並且曾經調職到電視部,主管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他同時保持幕前工作,主持「城市論壇」,並於1996年,升任政府首長級職位的教育電視台長,負責所有教育電視節目,包括學校節目。他於1998年離開香港電台,轉職商界。

李先生曾經創辦自己的顧問公司,客戶廣泛,包括為政府提供服務。他於2005年接受邀請,出任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一直工作至今。

李先生亦涉及不同範疇的公職服務,包括:婦女事務委員會委員(2006-2012)、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2007-2013)、香港愛滋病顧問局委員(2011-2017)及家庭議會非官方成員(2013-2022)。

李先生於2007年獲選為航運交通界選委,並且在2012年,2017年及2021年連任。2014-2022年擔任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委員。2019-2023年擔任香港地方志中心推廣委員會委員。

李先生於2018年榮膺太平紳士銜,並於2021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他持有東亞大學(現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學士學位。

 

紀文鳳

紀文鳳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及榮譽團長

紀文鳳女士
金紫荊星章、銀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前全國政協委員 ( 2013-2018)
前雲南省政協委員 (2003-2018)

紀女士服務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凡23年,為公司董事,並於2020年退休。現為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及榮譽團長 。

紀女士縱橫香港廣告界、商界和社會事業,一直熱心慈善公益、文化藝術、年青人發展及公共事務,特別關顧教育和年青人品格的發展。成立香港天籟敦煌樂團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音樂弘揚敦煌文化、歷史和藝術。

慈善方面,紀女士為無止橋慈善基金發起人及永遠榮譽會長、周大福慈善基金理事會成員、協青社榮譽顧問、垂誼樂社榮譽會長。曾任PMQ 元創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現為團結香港基金顧問,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榮譽顧問。

教育方面,紀女士曾為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2012 – 2018)、公開大學校董會成員(今都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校董會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晨興書院院監會委員(2008 – 2019)、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鄭裕彤工商管理學院)亞洲顧問委員會成員,香港中文大學 EMBA 顧問委員會成員及香港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紀女士畢業於香港大學,並為香港大學院士、香港公開大學院士及香港中文大學頒授Beta Gamma Sigma 商界大奬。

紀女士亦爲業餘作家,出版超過20本著作,第一本書《點祇廣告咁簡單》,內地和台灣改名為《進入廣告天地》,在八、九十年代影響中港台三地廣告發展,共售出二十萬本。最新著作有《立體看敦煌》和《洞之以情》。
 

袁光銘先生

袁光銘

香港東亞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及台灣地區前主管

袁光銘畢業於加拿大滿地可Concordia University, 取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

袁光銘服務金融、銀行業近40年。80年代曾出任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助理總經理職位;90年代被委派到上海,擔任美國花旗銀行上海分行首任行長。2006- 2018年,為香港東亞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及台灣地區主管。彼在1984年,取得加拿大銀行家學會會士銜。

社會服務方面,袁光銘是香港經濟師學會副會長、粵港澳大灣區專業知識人士聯盟智庫顧問、上海市政協(第10 - 12 屆)委員、東莞市政協委員、香港嶺南大學前校董及諮議會前副主席、香港袁汝南堂宗親總會會長等。

袁光銘獲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頒發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Award,更於1997年獲頒發Award of Distinction。這是第一次中國留學生獲頒發的殊榮。袁光銘在2017年獲香港嶺南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麥黃小珍女士

麥黃小珍

世聯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麥黃小珍是香港企業傳訊、品牌及公共事務/危機管理專才,於傳訊行業擁有逾30年的豐富公私營經驗,也是資深的管理人才。

麥太曾任本港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中電控股集團企業關係主管,於2001年7月離職。麥太於1994年加入中電,專注策劃及協助公司重新定位,由一家保守的公用事業蛻變為進取、具透明度及以客為先的公用服務供應商。2000年秋,麥太獲公司提名並修畢哈佛商業學院之高級管理課程。

麥太離職時是中電多家子公司(包括中電數碼、中電研究院及中電企業)之董事。

加入中電之前,麥太原任職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是最快升任地區總主任職級的優秀官員;1994年離職前,任該處策劃及行政總參謀。

2017年初,林鄭月娥女士出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麥太以私人名義參加林太的競選團隊,為其統籌公共關係、媒體及宣傳事務。

麥太積極貢獻專業/社會服務,曾出任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聯會會長(2014-2018)、香港公開大學(於2021年更改名稱為香港都會大學)校董(2011-2017)及諮詢會委員(自2019)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2016-2021)。麥太也是團結香港基金顧問及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推廣委員會委員、大灣區碳中和協會創會策略傳訊榮譽顧問以及香港優質服務協會名譽顧問,並於2005-2010年為香港貿易發展局專業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

慈善方面,麥太為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籌款委員會委員、香港樂施會籌款及傳訊委員會委員、香港乳癌基金會榮譽顧問、香港家庭福利會機構事務委員會以及人事及財務委員會委員。麥太也是香港樂施會籌款及傳訊委員會委員(2013-2021)及中華仁人家園2007及2008兩年的籌款晚會聯席主席;2008-2014年,麥太是以英國為基地的國際慈善組織Partnership for Children的信託人之一,現時麥太為其顧問。

麥太為香港大學文學士(榮譽),主修中、英翻譯及英國文學。2011年,麥太考獲認可和解員資格,為香港和解中心成員。

葉偉儀先生

葉偉儀

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校長

於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其後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教育文憑和教育碩士。曾於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擔任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後於沙田區一間津貼中學擔任校長,積極參與社區及教育局不同委員會的工作,特別重視青少年價值教育的推動和發展。再於中國文化研究院出任院長,從事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工作。現為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校長。

當然委員 李正儀博士

李正儀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

李正儀博士,太平紳士 

李正儀博士出任團結香港基金總裁前,曾任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逾十年。她於2008年創辦「社企民間高峰會」,開拓本港社企的整體發展,並任其籌委會主席長達十年。在1995年至2002年間,她是香港政策研究所創所行政總裁,現時為該研究所董事會成員。
 
李博士多年來在不同公職服務社會。現時她是特區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扶貧委員會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 安老服務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在教育方面,她是香港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校監暨校董會主席、香港真光中學校監、香港大學聖約翰學院委員會委員、耀中幼教學院校董會成員。

在學術方面,李正儀博士著作和編輯了12本有關社企、公共行政、 公營部門改革和教育等不同題材的書籍,並在各類期刊發表了超過50篇文章。

 

審計委員會
主席 孔令成先生

孔令成

盤谷銀行資深副總裁

孔令成先生,GBS,JP。孔令成為盤谷銀行資深副總裁,並出任多項公職,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成員、香港公益金名譽副會長、香港銀行華員會名譽會長、滬港經濟發展協會有限公司副會長、伸手助人協會董事局董事及慈善信託基金召集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商界展關懷」督導委員會成員、蒲魯賢慈善信託基金委員會委員、瑪麗醫院慈善基金信託人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投資委員會成員。

孔令成於2018年獲頒金紫荊星章。其他獲頒授的勳章為法國國家榮譽軍團軍官勳章、法國國家榮譽騎士級勳章及法國國家農業功績騎士級勳章。2018年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委員 伍尚匡

伍尚匡

永時證券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
曾順福先生

曾順福

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德勤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德勤亞太執行委員會成員

曾順福先生是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負責管理德勤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業務。他亦擔任德勤全球和德勤亞太執行委員會成員。

曾先生於香港開啟職業生涯,後於1995年轉往德勤上海辦公室。他在大中華區擁有30多年的專業服務經驗和廣泛的行業專精,為市場上眾多領先客戶提供過各類審計和諮詢服務。在他的領導下,德勤中國致力於助力客戶、人才和社會成就不凡,引領專業服務行業轉型之旅,並力求成為中國專業服務領域中負責任、擁有多元專業服務能力、具有數位化基因、為客戶提供最高品質服務的絕對領先者。

曾先生是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員,曾擔任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上海指導理事會主席。曾先生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海外聯誼會理事、華潤商學院董事、物產中大國際學院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陝西省人民政府國際高級經濟顧問、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常務理事、香港地方誌中心有限公司審計委員會成員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商業諮詢委員會成員。此外,曾先生亦擔任德勤公益基金會理事。

曾先生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其後獲得中歐國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並於2022年被授予第八屆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校友獎。他亦完成哈佛商學院全球高管發展課程和其他領導力發展課程。

 

當然委員 李正儀博士

李正儀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

李正儀博士,太平紳士 

李正儀博士出任團結香港基金總裁前,曾任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逾十年。她於2008年創辦「社企民間高峰會」,開拓本港社企的整體發展,並任其籌委會主席長達十年。在1995年至2002年間,她是香港政策研究所創所行政總裁,現時為該研究所董事會成員。
 
李博士多年來在不同公職服務社會。現時她是特區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扶貧委員會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 安老服務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在教育方面,她是香港聖公會呂明才中學校監暨校董會主席、香港真光中學校監、香港大學聖約翰學院委員會委員、耀中幼教學院校董會成員。

在學術方面,李正儀博士著作和編輯了12本有關社企、公共行政、 公營部門改革和教育等不同題材的書籍,並在各類期刊發表了超過50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