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引言

香港地處北緯22°08′ 至22°35′,東經113°49′ 至114°31′,位於珠江口外中國南部邊陲,北隔深圳河與廣東省的深圳市毗鄰,南臨浩瀚的南海。

香港地區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包括2 6 2 個離島)組成。2017 年,陸地總面積為1106.42 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島80.72 平方公里、九龍46.94 平方公里、新界978.76 平方公里。

據2017 年年中統計,香港人口約有739.17 萬人,其中717.28 萬常住居民和21.89 萬流動居民。人口中絕大部分為華裔,祖籍廣東者居多;外籍人士約佔人口總數的8%。整體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830 人。

遠古至歷史時期之初,本地屬嶺南古越族棲息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郡縣制。秦於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征服嶺南,並於其地設立南海、桂林、象三郡。自此,香港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香港地區在秦、漢、三國至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時間內,屬番禺縣(今廣州)管轄;東晉咸和六年(331 年)至唐至德元年(756 年)四百多年裏,屬寶安縣管轄;唐肅宗至德二載(757 年)起,後經歷五代、宋、元,至明隆慶六年(1572年),前後八百多年的時間內,屬東莞縣管轄。

明嘉靖年間,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鄉紳吳祚曾經參與平息。事後,吳祚等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請求在當地建縣。眾多官紳皆認為當地離東莞縣治百餘里,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騷擾,紛紛附議。劉穩轉詳粵督,奏准設立。萬曆元年(1573 年)新縣成立,以其地能「革故鼎新,去危為安」,因此取名新安縣,治所設於南頭。廣州府自東莞縣轄地南端海岸線起向北劃出56 里範圍,撥作新安縣土地,原屬東莞縣的7608 戶共33,971 人改隸新安縣。從明萬曆元年起,到十九世紀英國逐步佔領香港地區為止,除清康熙五年至七年(1666 年— 1668 年)一度改併外,香港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新安縣的管轄範圍大致包括今日的深圳和香港。

香港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因泉水甘甜而得名和因販運香木而得名兩種說法,迄今為止,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最早見於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 年)郭棐所著《粵大記》。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其中香港一名標注在今日香港仔附近。


一 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香港背靠中國大陸,介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域,地理位置優越,又擁有四通八達的優良海港和航空港,是世界諸多海上和空中交通路線的必經之地。

香港地質面貌多姿多彩,目前的構造體系是多個地質時代的造山運動和侵蝕作用的結果。由於其獨特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設世界地質公園。

亞熱帶氣候和多山面海的地理環境使得香港動植物品種豐富,擁有多種特有的陸上動物品種,例如盧氏小樹蛙、香港雙足蜥、賽芳閩春蜓和香港纖春蜓等。海洋動物中,人們認識較多的是俗稱中華白海豚的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眾多的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和受保護地區使得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
 

二 高度開放的經濟體系

香港是獨具特色的城市。它從英佔前默默無聞的傳統漁農社會發展成為聲名顯赫的國際大都會,具有和中國內地其他城市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歷史機遇。其經濟發展先後經歷了傳統經濟、轉口貿易港、工業化、產業多元化、經濟服務化和高附加值服務型經濟的演變。

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香港在二戰後的幾十年間高速發展,走在新興經濟體的前列,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一度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1977 年至1997 年的20 年間,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約有7% 的實質增長,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兩倍。1997 年本港人均生產總值達 26,400 美元,令香港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和新加坡,並超越經合組織中的加拿大、英國、澳洲等。

國家的改革開放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港人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國家改革開放的過程也是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歷程。


三 人口流動與移民城市的形成

香港是歷史悠久的移民城市,港人的先輩大部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從中國內地遷徙而來。有文字記載的較大規模移民始於宋代。清初遷海復界以後,客家人不斷移入,直至清末為止。開埠以後從1850 年代開始,大量移民從廣東分階段前來避難。他們參與香港的城市建設和商貿活動,發展成為香港一股不容忽視的華人社會力量。二戰以後,大批合法與非法移民湧進香港,帶來資金、技術和勞動力,推動香港實現工業化和經濟起飛,其中江浙企業家影響顯著。此外,佔香港人口少數的非華裔移民也對香港的發展和繁榮作出多方面的貢獻。


四 英國的殖民統治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也是香港近代史的起點。經此一役,中國的大門逐漸向世界打開,香港也在一夜之間走進中國歷史的舞台。


五 香港在中國近代史中的獨特地位

香港曾經是外國殖民統治下的中國領土和華人社會,是中外文化碰撞和交融之地。特殊的政治環境、地緣條件和華人的家國情懷,使香港在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重要的歷史作用。中國近現代史中的重大節點如清末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工人運動、抗日戰爭和國家改革開放,都和香港發生或大或小的關係,並以此塑造出香港獨特的歷史地位。


六 從「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到「一國兩制」

中國共產黨對香港的方針和政策是歷史經驗積累的結果。中共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早年曾經到過香港,並借助香港的特殊環境開展革命工作。國共內戰期間,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對香港問題的處理,已有戰略性的構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毛澤東、周恩來將對香港的政策總結為「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並採取措施,在政治上穩定香港,在經濟上支持香港。

1980 年代,鄧小平提出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解決香港問題。中國政府在《中英聯合聲明》中闡明了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制定的對港基本方針政策,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據憲法制定基本法,規定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以保障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落實。


七 多元文化薈萃之地

香港以多元文化薈萃為特色,中國文化傳統在此延續。慈善文化得到傳承,並推進兩地關係。多種宗教和平相處。中外文化和南北文化在此交流、相互影響。多元文化包容、薈萃為城市注入活力,也是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結語

香港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和內地其他城市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歷史機遇。從遠古到2017 年,香港經歷了大約7000 年的發展過程,從默默無聞的傳統漁農社會蛻變為聲名顯赫的國際大都會。香港是歷史悠久的移民城市。港人的先輩大部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從中國內地遷徙而來。他們在此繁衍生息,同舟共濟、奮鬥拼搏,不斷給香港社會注入活力,成就了今日的輝煌。

香港以多元文化薈萃為其特色。十九世紀中葉,中外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使香港在中國近代社會發展進程中,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基於血緣和地緣關係,中國文化在此根深葉茂,同時西方文化也留下深刻的印記。在中外文化和南北文化交流互動中,香港成為中國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西方了解中國、走進中國的平台。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深水港、英國人的自由港政策、香港人的靈活頭腦和拼搏精神、中國政府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國策、國家改革開放等有利因素匯集一起,創造了香港經濟發展的奇跡。

香港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實行「一國兩制」,這一方針確保了1997 年香港的順利回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區依照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生活方式50 年不變。

回歸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獲得充分肯定。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樣,「一國兩制」也面臨不同的挑戰。在憲法和基本法的框架之下,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正運用政治智慧,凝聚社會共識,務求妥善應對當前經濟和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使「一國兩制」在香港平穩發展,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上載日期: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