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賡續不斷地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地方志起源於何時?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方志起源眾說紛紜  早見於《周禮》

地方志的起源,眾說紛紜。

「方志」一詞早見於東周時期的《周禮•地官司徒》:「誦訓,掌道方志,以詔觀事。」清代孫詒讓認為,「方志,即外史所掌四方之志,所以識記久遠掌故,外史掌其書」。也就是外史掌諸侯國典籍並提供給中央的誦訓官,誦訓官再把外史提供的「四方之志」講解給周天子以了解天下情況。可見方志是記載諸侯國歷史的典籍。先秦古籍《山海經》,圖文並茂介紹山脈、動植物、礦物、民族等內容,具志書特點,不過當中記載大量民間鬼神之說,違反志書的重要原則——記錄事實。
 

山海經最古老的地理書之一
《山海經》被視為現存最古老的地理書之一。《山海經》各種奇樣妖精。


同樣源於地理的還有戰國時代(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 的《尚書•禹貢》。雖僅有一千多字,但由於記錄了水利、山脈、河流等資料,有學者視之為方志起源。

另外,亦有學者視東漢(25年-220年)成書的《越絕書》為志書的鼻祖。書中記載了春秋末期越王勾踐興越滅吳的相關歷史,清代方志學家洪亮吉曾言,「一方之志,始於《越絕》」,史學家傅振倫、宋晞也都認為《越絕書》為方志之始。不過,《越絕書》加入了對史事的評價,這點有別於志書「述而不論」的原則。


天子所需:處一隅而知全局

秦統一後實行郡縣制,發展出大一統的國家形態,由一個中央政府管治300多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下轄兩級地方政府,掌數十個郡和近千個縣。施政者須系統地收集地方資訊,以掌握各地民情人事,由此衍生出具地方志特點的地圖和早期文字記錄。

隋唐時期經濟繁榮,方志從私修轉為官修。《隋書·經籍志》記載,「普詔天下諸郡,條其風俗、物產、地圖,上於尚書」,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確立了志書的官修性質。至唐代則規定各州府每三年一修,送交省書尚。唐代全國性總志的代表是元和八年(813年)成書的《元和郡縣圖志》。

到了宋元時期,地方志書大量出現,體例日漸確立,種類也愈來愈豐富,如圖志、府志、州志、縣志等。宋代還設置了專門的中央修志機構「九域圖志局」。

明清兩代更發展出方志理論,清代方志學家章學誠主張「方志為國史羽翼」,釐清了地方志的功能和定位,地方志從此成為與國史並行的一個修史系統。
 

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形成了較完整和系統的方志理論,使方志學成為一門學問。(網上圖片)
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形成了較完整和系統的方志理論,使方志學成為一門學問。(網上圖片)

 

 

更新日期 : 202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