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現代的荃灣,是新界的第一個新市鎮。1940年代開始興盛的紡織工業,曾經使荃灣成為香港的工業重心。但您可知道,荃灣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至南宋嗎?今日的荃灣,曾經有「淺灣」、「全灣」、「賊灣」、「海盜灣」等不同的稱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追尋荃灣的前世今生。

紡織工業曾經使荃灣成為香港的工業重心,圖為1978年荃灣工廠。(P. Y. Ta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紡織工業曾經使荃灣成為香港的工業重心,圖為1978年荃灣工廠。(P. Y. Ta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南宋末年 忠臣留芳

荃灣柴灣角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和漢代文物,可證荃灣有人聚居的歷史很早。但荃灣登上歷史舞臺,則要等到南宋末年。南宋末年,二帝南巡,一度在香港地區避難,除了官富場(今九龍東部)以外,當時宋室亦曾在淺灣(今荃灣)駐蹕達兩個月。南宋德祐二年(即元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1276年2月4日),元軍兵入臨安,俘虜宋恭帝。宋運雖終,忠臣未絕,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護送宋室南下,並先後擁立益王趙昰(宋端宗)和廣王趙昺(宋帝昺)為帝,以圖再起。宋室海上行朝,一路退至閩、粵一帶,隨後進入香港地區。而淺灣更一度成為宋室的避難之所。

南宋景炎二年(1277)九月,元將蒙固岱、索多、蒲壽庚及劉深,以舟師下海追二王,一路追擊至官富場,宋端宗一行撤退至「廣之淺灣」(《宋史紀事本末》),當時樞密使張世傑亦帥師入援(《崖山新志》)元兵緊追不捨,到了十一月,「元將劉深攻帝於淺灣,張世傑戰不利,奉帝走秀山(今東莞虎門),至井澳。」(《宋史紀事本末》)。在元兵追擊宋室的過程中,相傳鄉民對宋室盡忠,曾於今日的荃灣城門谷一帶修築石牆為城,以助張世傑抵禦元兵。有說後至明末清初,鄉民又以此石城對抗清兵,雖然最後戰敗被拆,但今日的城門村、城門水塘以至城門河皆是以此得名。另外,又傳有位隨駕的曹姓大臣,在淺灣橫過水潭時,不慎滑倒溺斃,後人為紀念這位大臣,將該潭命名為曹公潭。
 

明清寇患 海盜之灣

明清時期,香港地區海患嚴重,而荃灣一帶水域更是海盜淵藪。明嘉靖十二年(1533),海盜許折桂、溫宗善入寇東莞。千戶顧晟追捕至春花洋(今青衣島一帶水域),戰死。明亡清興,鼎革交替。南明參將李萬榮兵敗,率殘部逃至大鵬一帶,落草為寇,又於九龍針山建築城寨,列炮指向荃灣及瀝源,監視沿海一帶,其後所建的城門村、城門水塘等,一說由此得名。李萬榮四出流劫,今日香港地區多處均受其害,及至李萬榮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為清總兵黃應傑圍困於大鵬山而降後,城寨被拆。荃灣舊時海盜猖獗,曾被稱為「賊灣」;相傳船隻經過近附近水域,需給三百過路錢,故該地稱為「三百錢」。據《荃灣老圍張氏族譜》載,老圍張氏之所以選址於山坡建村而不是海旁,即是為避免海盜滋擾。1810年(嘉慶十五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而編制的《澳門航道圖》,更在荃灣一帶的地形留白,並標註:“Hereabouts was the principal rendezvous of the Pirates(此處附近是海盜主要出沒之所)”,可見賊灣之名非虛。時至1885年的一幅海圖,仍標示荃灣為「海盜灣」(Pirate Bay)。海盜猖獗,為禍鄉間,附近海域又因水淺,時常在退潮時令船擱淺,所以客家人曾有「發達去金山,要死來荃灣」的說法。

1810年(嘉慶十五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而編制的《澳門航道圖》
1810年(嘉慶十五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而編制的《澳門航道圖》。


客族遷入 建村立業

清順治六年(1649),張氏遷到荃灣定居,是文獻上首次記載有居民到荃灣居住。及後的遷海復界,對香港地區影響深遠。復界之後,人口淪喪,回遷者不多,因此清廷大力鼓勵客家族群移遷至本區域,開墾荒田。康熙《新安縣志》就記載:「新安自復界以來,土廣人稀,奉文招懇軍田,客民或由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等處陸續來新安,承墾軍田,並置民業。」

據《荃灣老圍張氏族譜》,直到復界後的康熙、雍正年間,張氏聯同後來遷入的曾、黃、許、鄧氏合建淺灣圍(今荃灣老圍),是清初復界以後荃灣最早建成的村落。康熙十九年(1680),福建永安鄭氏遷居淺灣(今荃灣)城門老圍(今城門水塘北端)。據《四必堂陳氏族譜誌》記載,乾隆二十二年(1757),福建寧化陳任盛隨伯父陳侯德遷居淺灣老屋場,為荃灣陳氏的始祖,並在瀕海之處築礐,開墾耕地。隨著陳氏人口日增,陳任盛興起建村的念頭。但所選建村地點被認為有風水上佳地,原地主不肯出售,直至陳任盛去世後,其子陳建常及兄弟方以重金購得現址建村。及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陳健常與兄弟商議,籌建宗祠。宗祠本來是一座三進的房舍,每進均有一條橫樑承托,故名「三棟屋」。後因子孫繁衍,在屋旁加建房屋,並在屋後加建第四進,遂成今貌,但仍稱為三棟屋。

三棟屋是典型的客家圍村,於1786年由陳姓客家人建立。
三棟屋是典型的客家圍村,於1786年由陳姓客家人建立。圖為1979年三棟屋面貌。 (Yau Tin-kwai/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接管新界,荃灣便脫離新安縣轄地,成為新界的範圍。英政府將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當時荃灣屬於九龍約,有20條村莊,共3000人,大部分為客家人,以務農為主,輔以捕魚為生。
 

地名由來 數歷變遷

荃灣古名「淺灣」,相傳因海灣水淺,退潮時船隻常於該海灣擱淺而得名。《宋史》《宋史紀事本末》《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皆有記載宋帝南逃至「淺灣」。一說認為淺灣為潮州南澳之錢澳,但考當時潮州已經淪入元兵之手,元追兵已臨至官富場一帶,宋帝北航千里,自投羅網,實在不合常理。故淺灣所指,疑為今日的荃灣。但關於南宋末年淺灣的地望,究竟真相如何,如同其他的香港歷史之謎一樣,看來只能有待新的歷史發現解開了。

自宋以後,「淺灣」之名亦標記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成書的《粵大記.廣東沿海圖》。在雍正《廣東通志》的廣東沿海圖中,今日香港地區的部分亦標有「淺灣」一名。嘉慶《新安縣志》記載,「淺灣山在縣南九十餘里」,並說此地古有淺灣村。後來,因鄉民認為淺灣一名有「龍游淺水音蝦戲」之意,認為不吉,故易名為全灣。清代後期,全灣及荃灣的名稱交替使用,初時稱為「荃灣約」,後改稱「全灣約」,簡稱「全灣」,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所繪的《新安縣全圖》亦記作「全灣」。及後,由時望頗著的晚清秀才楊國瑞向港府提議,統一以「荃灣」為名至今。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中,荃灣被稱為淺灣。
《粵大記 ‧ 廣東沿海圖》中,荃灣被稱為「淺灣」。
《廣東通志》的廣東沿海圖中,今日香港地區的部分亦標有「淺灣」一名。
《廣東通志》的廣東沿海圖中,今日香港地區的部分亦標有「淺灣」一名。
1866年《新安縣全圖》將荃灣標記為全灣
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所繪的《新安縣全圖》將荃灣標記為「全灣」。

「荃」通「全」字,《楚辭》中有「荃不察餘之中情兮」之語,為用以比喻君主的一種香草,以指稱南宋末年宋帝海上行朝至荃灣一帶的歷史。而「荃」亦通「筌」,指捕魚的竹器,《莊子》中有「得魚而忘荃」之語,亦則能代表當時漁民聚居的全灣。一字兩義,可見前人的心思與才學。在這個現代都市背後所蘊含的香港故事,您又知道多少呢?

《荃灣懷古》
昔有蛟龍入淺灣 千年一瞬是人間
城門石壘今不在 故宋波濤幾度還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