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一説來源自陶瓷,而出產青花瓷的江西景德鎮,更是天下聞名的「瓷都」。各位讀者可又知道,古代的大埔也是一個本地青花瓷的重要產地呢?新界的大埔碗窰從明朝中葉開始,一直生產青花瓷,至約1930年代方才停產,前後歷經四五百年的歷史。

香港之有明確的陶瓷生產記載,始於明代中葉。明萬曆(1573-1620)年間,文、謝二氏遷居大步(今大埔),立村建窰,並生產青花瓷,是香港地區明清時期重要的製瓷窰場。據《碗窰村馬氏族譜》記載,以及耆老故舊相傳,大埔碗窰前期由文、謝兩氏所擁有。文氏為文天祥堂弟文天瑞之後,原籍江西吉水(今吉安),元末明初之時,遷至泰坑(今大埔泰亨)立村。文﹑謝兩氏來自陶瓷業發達之地,深諳燒製瓷器之法,大埔碗窯之所以受兩氏青眼而立村建窰,主要有以下幾點:

大埔碗窯一帶所蘊藏豐富的高嶺土、高嶺岩等製瓷原料。附近林木茂密,燃料充足以進行燒製。此地臨近河流,可借水力推動水輪車,並帶動水碓運作。濱臨河岸亦使得此地得享水路交通之利。加之接近大步頭(今大埔頭)這當時的大型碼頭,交通活絡。故而大埔碗窯的陶瓷業可謂得天獨厚,獨步一時。其製瓷技術優良,高質量產品也出現在這個時期。  

好景不常,清康熙元年(1662),清廷實施沿海遷界30 至50 里,並派兵驅散沿海居民,强令遷往內陸,沿海地區大多夷為平地。文﹑謝兩氏逢此劫,亦不能免,相率離開大埔碗窯。康熙八年(1669),清廷接受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的建議,敕准復界,但仍不許漁船下海。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方全面解除海禁。原被迫遷的文﹑謝兩氏,僅得文氏重返大埔舊地,而窰場則遭到荒廢。文氏此後不復參與本地的陶瓷生產,復於康熙十三年(1674),將碗窰轉讓予馬氏的十六世祖馬彩淵。《大埔運頭角馬氏族譜》〈馬姓族譜略述〉有載:「迨後我十六世祖壽開公出龍江牛屎埔,離別歸善,移居新安,播遷茲土,卜居大埔碗窰村也。」馬氏為原籍福建的客家氏族,後來遷往長樂(今五華縣),再移居大埔碗窯。馬氏接手經營碗窯後,恢復陶瓷生產,開啓了大埔碗窰製瓷的後期。  
 

大埔上碗窰村的牛碾遺跡,由花崗石製成的碾槽及碾砣組成,是利用畜力,通常是水牛,把瓷石碾成粉末的工具。
大埔上碗窰村的牛碾遺跡,由花崗石製成的碾槽及碾砣組成,是利用畜力,通常是水牛,把瓷石碾成粉末的工具。(作者提供)


由馬氏接手之後,大埔碗窰的興盛榮華,較之文、謝兩氏的前期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成書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的康熙《新安縣志》卷三〈地理志〉〈都里〉條,大埔碗窰已以「碗寮」之名被記載;而到了成書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嘉慶《新安縣志》卷二〈輿地略〉〈都里〉之〈官富司管屬客籍村莊〉條,大埔碗窰的名字則變遷為「碗窰村」。1866年,意大利神父西米安·獲朗他尼(Simeone Volonteri,又稱和神父)所繪製的《新安縣全圖》,則將碗窯記載為「碗陶」,為當時天主教在香港的重鎮。 大埔碗窰的窰爐屬於龍窰,既長且闊,每條窰一次可裝燒超過萬件產品。大埔碗窰最大的經銷地為廣東省的江門、廣州、東莞、石龍一帶,也曾經遠銷到南洋各地。《1899-1912年的新界報告書》中記述當時碗窰年產40萬件瓷器。
 

1866年意大利神父西米安·獲朗他尼(Simeone Volonteri,又稱和神父)所繪製的《新安縣全圖》,將碗窯記載為「碗陶」。
1866年意大利神父西米安·獲朗他尼(Simeone Volonteri,又稱和神父)所繪製的《新安縣全圖》,將碗窯記載為「碗陶」。(作者提供)


清末逐漸衰落

在清代前、中葉發展蓬勃的大埔碗窯陶瓷業,至清末開始卻逐漸衰落。大埔碗窯窯業的衰落主要在於以往優良的製瓷技術逐漸失傳,末期碗窯生產的瓷器造型趨於簡陋,工藝越加粗率。與之相比,中國各地生產的陶瓷,如廣東佛山石灣﹑潮州楓溪和湖南醴陵的瓷器既維持了質量,又因海路運輸技術的發展而能以廉價來港,其產品無論從質素和價錢都佔優於大埔碗窯。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外以機器大規模生產的瓷器亦大量傾銷到港和南洋一帶,使得大埔碗窯失去主要市場,至1930年代終告停產。

自1950年代起,已有學者關注碗窰的歷史。由於碗窰遺址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部分發現窰爐的地方已於1983年宣布為法定古蹟。1995年,區域市政總署博物館聯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在大埔碗窰遺址進行發掘工作,清理出長達30米的龍窰遺蹟,並發現從採礦到燒製各項製瓷工序的遺蹟。大埔碗窰也因此成爲香港目前發現唯一的青花瓷窰址,並是南中國僅存能展現整個製陶工序的遺址。  

筆者在碗窰考察途中,偶遇驟雨而成此詩。大家在博物館觀賞青花瓷的時候,不妨也想一想這段香港與青花瓷的故事:

《碗窯》
野風吹散朦朧雨 半落龍窯半落花
昨日繁華今淡靜 青瓷埋沒待誰家
 

 

 

作者:蔡兆浚(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