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南丫島位於香港島西南,是香港第四大島嶼。島上風景優美,環境寧靜,索罟灣保留了昔日漁港風貌,榕樹灣則充滿異國風情,華洋薈萃。三支煙囪、大風車、洪聖爺灣泳灘,都是南丫島的觀光勝地,但除此之外,南丫島尚有許多歷史故事尚待發掘。今次就和大家到南丫島走走,講講當地的地名和歷史。
 

外船泊碇 地名由來

南丫島古稱「泊潦」、「舶寮」,亦作「博寮」、「薄寮」。泊潦之名,首見於明天順八年(1464)《東莞縣志》卷一〈山川〉,作「泊潦山」。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附圖,以及清雍正九年(1731)《廣東通志》附圖則作「博寮」。其後的中國傳統輿圖,有音轉作北繚、舶寮,至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新安縣志》,作「薄寮村」,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則作「薄寮」。一說博寮一名,源自唐代。根據通說,當時大食(阿拉伯)諸國東來通商,其船舶抵達珠江口前,均須碇泊此島,會經朝廷准許,再經屯門入廣州,或北上泉州、明州(今寧波)等港口。諸國船員等候批示期間,為免顛波困頓,往往登岸搭建寮棚暫住,以便供給。由於當時往往稱外邦人為「番」、「蠻」、「獠」等,故稱「舶獠/泊獠」, 後訛作「博寮」。此説與唐宋中外貿易故事未有太大出入,今且備為一説。

《粵大記 ‧ 廣東沿海圖》中的南丫島被標記為「博寮」。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中的南丫島被標記為「博寮」。
1866年《新安縣全圖》中被稱為薄寮的南丫島
1866年《新安縣全圖》,南丫島被稱為「薄寮」。

南丫之名 漁民慣稱

南丫島之得名,源自漁民慣稱。「丫」是水上人用語,指近海陸地開椏的地方;「南丫」是形容島的南部多椏叉。18世紀起,西方外國海圖多將此島記錄作Lamma、Lama或Lammon。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英國船長海特根據葡萄牙及中國地圖繪製而成的《中國南海海圖》,標有南丫島的英文地名LAMA。1810年(嘉慶十五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而編制的《澳門航道圖》則將南丫島用中文標為「藍麻」,疑為「南丫」一名的音譯。而英國人來到香港,往往依循所接觸的當地居民提供的地名,因此漁民所用的「Lamma(南丫)」的音節,就從此成為此島的正式名稱。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條約附圖亦以Lamma為正式名稱。1957年,港府刊行的《香港、九龍及新界地名志》,則並列南丫島與博寮洲兩個名字。今日,南丫島已經成為這個島嶼最為普遍的稱呼,而「博寮」之名只保留在島東、西的博寮海峽。

1810年(嘉慶十五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而編制的《澳門航道圖》則將南丫島用中文標為「藍麻」,疑為「南丫」一名的音譯。
1810年(嘉慶十五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羅斯進行水文調查而編制的《澳門航道圖》則將南丫島用中文標為「藍麻」,疑為「南丫」一名的音譯。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條約附圖亦以Lamma為正式名稱。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條約附圖亦以Lamma為正式名稱。

南丫之名也曾一度被提議更改。1964年,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曾上書理民府,建議將南丫改名為南雅,認為「丫」字予人「丫環」、「妹仔」之印象,以致該島發展緩慢;認為改為南雅,名字較為典雅,能給投資者信心,但提議未獲當局接納。這個富有特色的名稱,就得以保留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考古溯源 三千年前

南丫島三面環山,免受東南、東北風吹襲,山脈連綿,是理想的定居地。據考古發現,約在3000年前,南丫島已有人居。但關於南丫島的文獻記載不多,每每只能依賴出土文物推測南丫島的古代歷史。

南丫島可謂香港考古學的啓蒙之地。1930年,港島修建地下蓄水池,承建商到南丫島大灣掘取海沙期間,工人發現大量陶器和金屬箭鏃。當時香港大學的謝爾石聞訊前往考察,在大灣附近高地發現陶器碎片,並推斷早在2500年前,已有人在南丫島居往。此發現引起海內外學者關注,紛紛前往南丫島考察發掘,成為本港乃至華南地區的考古勝地。其後,謝爾石邀請芬神父前往大灣考察,收獲甚豐。1932年,芬神父獲港府資助,在南丫島深入發掘,發現許多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及陶器。1938年間,陳公哲自資前往榕樹灣、大灣、洪聖爺灣、榕樹下及鹿洲多處發掘,收穫雖不大,但亦有石斧、陶碗及石英珥等物出土。後來各界亦有多次發掘,收獲頗豐。芬神父又將發掘及研究所得寫成〈香港博寮洲史前遺物發現記〉,被認為是香港考古學的發端。
 

唐宋明清 掌故鈎沉

除了史前時期,南丫島亦曾出土不同年代的文物。1990年,香港中文大學與廣州中山大學聯合發掘南丫島大灣遺址,發現了十座相當於中原商時期的墓葬,其中6號墓出土的牙璋,被文物專家譽為國寶。南丫島沙浦舊村發現的文物,相當於中原的夏商時期、西周至春秋時期,以及唐宋時期。蘆鬚城不單出土相當於中原夏商時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以及唐宋時期文物,更發現唐代灰窑群遺址,灰窑群直徑兩至三米,燒貝殼、珊瑚、蠔殼等為灰,至宋代停用。灰窑群的發現,亦證明唐時南丫島已有相當規模的聚落。

明代著名的海盜劉香,相傳即出身博寮(南丫島),但查究史料,未有佐證。劉香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倭寇「甲必丹」李旦部下,二人更曾結義,卻在李旦死後為爭奪海盜集團的控制權而失和。崇禎二年(1629),劉香拒絕鄭芝龍歸順明朝的邀請,隨即與之決裂。根據《明史紀事本末》《崇禎實錄》《國榷》中的記載,幾次接戰之後,崇禎八年(1635)四月,已為福建游擊的鄭芝龍,合粵兵擊劉香於田尾遠洋(今陸豐市東田尾角外海灣),劉香勢蹙,自焚溺死。劉香滅後,海盜頗息。

清初,朝廷強行遷海,全島居民被遷入内陸,為患至巨。以至復界以後,島上人口稀少。其後移居者漸多,集中在島北榕樹灣定居,而以陳、周、吳三姓為最,但未有大村,更甚未建宗祠。南丫島居民多以漁農為生,但南丫島海灣多而海岸線曲折,位處深水,並不適合捕漁,故而南丫島漁業未如香港仔、長洲各處之盛。

南丫島埋藏了數千年前的歷史印記,令人不由感慨前人文物之盛,讓我們從尋常的生活細心察看,即能看到平凡中的不平凡。各位讀者只要多找找、多看看,或許也能發現未為人知的歷史點滴。

《博寮訪古》 
輕舟夢渡到南丫 洪聖灣頭見彩霞
索罟與星榕樹下 博寮自古是漁家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