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除夕夜有「守歲」的習俗,《廣東省志‧風俗志》記「吃過團圓飯後,全家大小都要洗澡換上好衣裳」,「是夜燈火長明,家人團聚廳堂,長輩給小孩及每個未結的男女分發壓歲錢和過年柑」,大家盡情玩樂。 

我家吃過年夜飯後,全家會用碌柚皮和碌柚葉水洗澡,有辟邪之用,洗走「污穢」。午夜前,媽媽會派利是給我們壓歲利是(只有象徵式的1.1元或1.2元),吩咐我們放在衣服口袋裏,另會在床頭、桌上等地方放一封壓歲利是和一對有梗有葉的年桔。其後,媽媽和我們一起玩「鋤大D」,收看電視賀年節目,難得的家庭樂。當晚全屋不關燈,相傳用以驅邪。 

媽媽在午夜前會蒸白切鷄和準備祭品,看日曆上的宜忌建議,自行選擇初一子時以後的吉時,在家拜祭祖先和神明,再由爸爸在大廈門口燃放炮仗(其實澳門也禁炮仗),這與清康熙《新安縣志》記的「元旦天明禮神」稍有不同。祭祀過後,我們便各自睡覺,如果祭祀時間較後,我和兄弟姐妹便會先睡覺,由媽媽等待吉時進行祭祀。現在結婚了,自己家裏沒有供奉祖先和神明,祭祀這一環節便免了,也沒有守歲,但仍保留燈火通明的習俗。當然,婆家也是會在子夜時在家祭拜祖先和神明。 

年初一的早上,忌催人起床,相傳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別人催趕做事,所以這天我們難得可以睡個懶覺。起床第一件事,先在露台或望向窗外,向當天拜年,習俗原意不明。然後簡單向父母說句吉祥話,父母給我們利是,就算是拜年了。小時候住在船上,做年時親烕的船隻都會泊在一起,向父母拜年後,我們便走訪親戚船隻拜年,方便快捷。 

年初一忌殺生,午飯要吃齋。有說「齋」和「災」音近,吃齋意味將新一年的災難全部吃掉,保佑全家平安如意,未知正確與否。我們家習俗早上吃齋,午飯在下午1時以後便吃肉了,早餐是炒齋菜、糖水、賀年糕點。糖水是新年第一天第一餐必備,寓意新一年以甜蜜開始,媽媽一般是煮清補涼糖水,既甜蜜又清熱,為過年時的煎炸油膩、通宵玩樂袪肝火。 

新年糖水湯圓
糖水是新年第一天第一餐必備,寓意新一年以甜蜜開始。

年初一還有忌罵人、爭吵、掃地、外嫁女回娘家等習俗。這一天是聚財的日子,媽媽十分重視,炮仗碎、果皮紙碎都被視為財寶,不能用掃把掃走,只能用手撿,也不能把垃圾丟去門外,只能包好暫放家裏,因為打掃會把財氣和福氣都掃走。洗澡洗頭也是會沖走財運,所以也是禁忌。 

古人認為外嫁女回娘過年,會把霉運帶回娘家,所以外嫁女在娘家吃過年夜飯,午夜前要離開,年初一也不可以回娘家,直至年初二才能回娘家拜年,更不允許近嫁的女兒拜年時留宿。回娘家拜年時,娘家要為女兒一家準備豐盛的宴食,表示對女兒的看重,如果兄弟已成家,費用一般由兄弟負責。現在越來越多獨生子女,或婚後住娘家,這個習俗便漸漸被年輕人遺忘了。舊時回娘家拜年一般會在年初二,現在也非一定在這一天,姐妹多的家庭,會相約在年初二或以後、元宵節之前的某一天,一起回娘家拜年,人多熱鬧,也免得娘家為每個女兒單獨款待一次。 

過年習俗太多,各地不同,只憑我結婚以前的記憶,記下些許家庭習俗,與大家分享。謹祝大家新春愉快,身體健康! 

 

 

 

作者:陳德好(責任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