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今年6月,得到沙頭角慶春約七村村長邀請,香港地方志中心一行和香港鄉郊基金主席、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以及香港鄉郊基金顧問劉勵超一起前往荔枝窩實地考察,與村長及原居民進行口述歷史記錄,從中對荔枝窩的地名和歷史、當地的客家文化與建築復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期間更與正到訪該處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就編修志書進行簡短的交流。適逢沙頭角禁區最近開放予旅行團,帶來「禁區旅遊」的機遇,以下就讓我們一起從荔枝窩的地名和歷史,談談「禁區旅遊」的機遇,以及如何以此良機,推動當地的活化保育和文化承傳。
 

慶春約:沙頭角第九約

「慶春約」是沙頭角十約中的第九約。清道光年間(1821-1850),沙頭角各村落組織成立「十約」,互相守望,集合議事,並籌備東和墟(又稱桐蕪墟)的建立。「約」,即鄉約,最早可以追溯至北宋,明清時漸成為依據血緣、地域結盟的鄉村自治組織,處理鄉事,評斷公理,並對抗山賊、海盜等外敵。「慶春約」由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村、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和小灘七個客家村落組成,分散在新界東北海岸山野。至今慶春約仍保留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的傳統,最近一屆在2019年。

「慶春約」由七個客家村落——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村、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和小灘組成。
「慶春約」由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村、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和小灘七個客家村落組成,分散在新界東北海岸山野。


荔枝窩:盛產荔枝的山谷

荔枝窩位處慶春約各村中間,面臨吉澳海,波平如鏡,三面環山,是慶春約中最大的村落。關於荔枝窩的地名由來,一說荔枝窩確實地如其名,曾經滿植荔枝樹,而「窩」在客家話中,指畚箕狀地形、只有一個出入口的山谷,故「荔枝窩」即是「盛產荔枝的山谷」的意思。荔枝窩的地名記載最早可以追溯至明代中葉。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所附〈廣東沿海圖〉已記載荔枝窩之名。時至今日,荔枝窩是新界東北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今日村中仍存曾氏宗祠、黃氏宗祠和黃公維興祖祠三座祠堂,村內超過200間房屋以三縱九橫形式的風水格局排列,更有風水圍牆保護。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所附〈廣東沿海圖〉已記載荔枝窩之名。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所附〈廣東沿海圖〉已記載荔枝窩之名。

今日荔枝窩村居民以曾氏、黃氏為主,而荔枝窩村是客家曾、黃兩氏於300多年前攜手創建。曾氏來自廣東東莞青溪,來到荔枝窩附近時,荔枝窩已有陳、鄭、簡等八姓本地人於此聚居,曾氏先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在梅子林建村落戶。而黃氏則來自永安,其祖先維興公原為南明武將,南明覆亡,維興公帶同家眷避走他鄉,經梧桐山,渡海至紅石門上岸,至康熙四年(1665)在珠門田安頓。相傳維興公邀請梅子林曾氏的起友公到荔枝窩一同建村,曾、黃兩氏從此結拜為兄弟,在荔枝窩開枝散葉,時為康熙十年(1671)。鎖羅盆村《黃氏家譜》就以詩記載了這一段歷史:「黃維興公分枝派,永安年來各分枝……公遊荔枝任安居,吾逢興敗走固餘。開基立業為安籍,詩為紀念裔孫傳。」

荔枝窩開村以後,人丁繁衍,黃氏傳至第四代,至乾隆年間遷往鎖羅盆,僅剩下一房留在荔枝窩,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荔枝窩村又因為風水、防盜原因,按風水師建議建成風水圍牆,並限定圍牆以外不可再添新屋。此後,曾氏只得分支至牛屎湖及小灘建立新村。荔枝窩人丁眾多,農田開闊,成為了昔日慶春約七村的傳統經濟、宗教以至教育中心。根據輔政司駱克1899年的《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當時荔枝窩有300人居住。到了1975年出版的《香港九龍新界地名志》,則記載1955年荔枝窩有455名村民。有說全盛時期的荔枝窩人口更達千人,惟自1960年代末開始,由於該村位置偏遠,原居民相繼遷至海外謀生,該村人口劇減。到了1990年代到2000年代,荔枝窩已幾近荒廢。

《新安縣全圖》(1866)中記載荔枝窩地名。
《新安縣全圖》(1866年)中記載荔枝窩地名。


荔枝窩活化重生的啟示

荔枝窩雖然一度瀕臨荒廢,但2013年開始,透過由香港大學「策動永續發展坊」負責管理,與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基金及長春社合作,匯豐銀行資助的活化計劃,不少村民回流,清理雜樹,復耕田地,接待遊客,使荔枝窩重新煥發生機。據悉村民於2013年夏天吃到自己土地出產的米時,更流下了高興的淚水。2017年開始,香港鄉郊基金獲得香港賽馬會資助,與荔枝窩村民社企組織「暖窩」合作推出「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項目,協助修復荔枝窩村內多間舊屋。2020年,荔枝窩的永續鄉郊活化項目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今年6月,「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已有12間村屋復修完畢,大部分已領取賓館牌照,預計年內開幕,初步計劃接待團體,透過提供體驗式住宿、復耕活動、主題講座等令遊客親身體驗客家生活、深入了解荔枝窩的傳統歷史和文化。荔枝窩成功重生,對禁區旅遊與保育活化是很好的啟示。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逐步開放原屬禁區的沙頭角碼頭作旅遊活動,為荔枝窩以及其他鄰近村落帶來旅遊發展的機遇。就以荔枝窩的例子而言,發展旅遊和與傳統文化、當地歷史的保育與傳承,並不是必然對立的,更多的是共生互惠的關係。

客家傳統村落的歷史、建築和文化,作為本地遊,以至國際近年新興的「秘境旅遊」、「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旅遊」的旅遊資源,潛力無窮。通過從旅遊獲得的經濟效益,有關方面亦可以支援傳統建築、文化的維護和傳承,達致永續發展的效果。
 

從禁區開放到永續發展

過往,荔枝窩各村雖與沙頭角只是一水之隔,又位處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中的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旅遊潛力巨大;惟在禁區開放前,旅遊原因並不符合「禁區紙」申請資格,遊客未能從原屬禁區的沙頭角碼頭前往就近的荔枝窩。遊客只能從鹿頸、烏蛟騰等地徒步遠足約3小時前往,或從另一水路──馬料水碼頭前往,船程長達一個半小時。一來一回,時間成本已近半日,令不少人望而卻步。也因此,荔枝窩七村與附近的沙頭角、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此前未能組成一條旅遊路線,發揮協同效應,如同拼圖少了一塊,造成該區長期陷入旅遊資源碎片化、遊客疏落的困境。

禁區逐步開放後,使得前往荔枝窩的船程縮短至10至15分鐘,是沙頭角旅遊資源的系統整理和更好利用的第一步。長遠而言,有關方面值得將包含沙頭角中英街、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新界東北沉積岩地質園區、吉澳、吐露港珍珠養殖場,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將從沙頭角至大埔吐露港的新界東北的旅遊資源整合為一條完整的生態、歷史、文化旅遊路線,作出整體規劃,在發展當區旅遊的同時,兼顧到傳統建築的保育、歷史文化的傳承,讓荔枝窩各村的客家歷史文化成為活的文化,活的歷史。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一時半刻未有消退的跡象,港人到外地旅遊波折重重。在本地疫情逐漸受控的有利條件下,禁區逐步開放予本地旅行團,對振興近年在疫下陷入困境的本地旅遊業,無疑是個復甦的良機;由海外旅遊荒造成的本地旅遊熱,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亦可以撥出一定份額投入當地的活化保育和文化承傳,如進一步推動荔枝窩傳統建築的復育、古樹保護,以至客家傳統飲食的傳承。

2019年,香港地方志中心一行曾有幸參加荔枝窩十年一會的太平清醮。當地自處一角,饒有幽趣,村民人情濃厚,今日重遊舊地,得到村民和不同有心人的熱情招待,恍如昨日。候船離去之時,微風細雨,海風拂面而下,環顧好山好水,回頭遠看村口「窩暖」的牌樓,不由覺得荔枝窩各村的美麗風光和歷史文化,值得讓更多人看見。

  《荔枝窩》

  閑枝靜處天風爽 花落悠情暖荔窩

  紅樹灘頭連細雨 浮漣碧水接清波
 

 

 

本文已在2022年8月31日率先於《信報財經新聞》刊登。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