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2022年7月3日,九百多件北京故宮珍寳越過千山萬水公開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一場跨越時間地域、好不容易的相遇,令香港熱鬧起來。當萬眾聚焦在國寶級文物時,博物館給大家進行一場無邊無界的思想交流,邀請六位香港藝術家,不同背景和專長,各自選取故宮藏品和傳統文化題材,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度身創作六件新媒體藝術作品,以香港當代藝術創作力和香港視角思維,重新演譯故宮精萃,由此誕生7號展館「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 

這個展館沒有故宮藏品,卻充滿故宮元素。運用藝術與科技創造一個又一個互動的空間,吸引更多年輕人反思中國文化內涵,展館策展人鄭嬋琦(Grace Cheng,「社群藝術網絡」及「藝術在醫院」總監、「香港展能藝術會」副主席)表示,「最希望讓觀衆看到一批香港藝術家用他們的眼光,去講與香港故宮文化的關係,而這種文化連繫是大家都認受的」。 

展廳入口的地上有六個圓形板子,踩在上面往剪嘴方向看,可以看到有幾面高而窄身的透視鏡牆,吸引觀眾探頭窺望鏡牆後的展品,鄭嬋琦提到「觀衆進場通常會由左至右觀賞作品,首先看到梁基爵的《慶》,最後是吳子昆的《物化》,營造觀眾從一個最燦爛熱鬧的場景進入,再從最平靜沉著的場景離開的過程。」另外,「展廳內的兩面墻,除了作爲分隔不同作品的範圍,還安裝了一些有趣的小裝置,左邊的墻有幾個圓形潛望鏡,用來反射坐落在不同位置的作品,右邊的墻也有幾個小鏡,主要是從不同角度去觀看 《冥冥之鐘》,讓觀衆更好地欣賞、享受整個展覽。」真有點像我們遊覽北京故宮,好奇地從窗外窺望門窗深鎖的宮內擺設,想像古宮廷的帝后生活。
 

古今對樂:梁基爵《慶》

媒體藝術家和作曲家梁基爵(Gaybird Leung) 的《慶》真的是「打響頭砲」,用31條聲道的音響設備和12個氣球、配以金碧輝煌和鮮紅艷麗的圓形場景,象徵宮廷喜慶或祀禮,觀眾身處其中真有環迴立體聲震撼效果,感受特大慶典。整套裝置和聲效都是梁的創作,靈感來自兩件宮廷樂器──「鎛鐘」和「特磬」(1號館展品),它們的形制和聲音已超越音樂,更具儀式和權力的象徵。梁大膽融合清宮廷樂器和香港當代節慶活動,製作一場室內的戶外煙花匯演,放置在牆上的氣球其實是煙花匯演的聲源,每逢時正和時半便響起慶典聲音,配合閃爍的燈效,讓觀眾體驗聲音在不同場景所呈現的意象,充滿玩味,過程令人反思萬事萬物的可能性。

《慶》用31條聲道的音響設備和12個氣球、配以金碧輝煌和鮮紅艷麗的圓形場景,象徵宮廷喜慶或祀禮,觀眾身處其中真有環迴立體聲震撼效果,感受特大慶典。
《慶》用31條聲道的音響設備和12個氣球、配以金碧輝煌和鮮紅艷麗的圓形場景,象徵宮廷喜慶或祀禮,觀眾身處其中真有環迴立體聲震撼效果,感受特大慶典。(圖片由作者提供)

 

智械書法:張瀚謙《浪書》

天花掛了一個像揮動體操彩帶的機械臂,是前衛電子視聽表演及新媒體裝置藝術家張瀚謙(Chris Cheung)的作品《浪書》,表達他對傳統中國書法的愛好和再思。當鄭嬋琦邀請他參與這個展廳工作時,他便選擇8號展館「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的(元)鄧文原章草《急就章》,親自為這篇書法名作編寫程式和設計機械臂装置,他親自揮筆並360度身體旋轉着書寫 1394 字的《急就章》,全文沒有字重複,大量書法數據「教」機械臂寫每一個字,每天操作 1394 次,熒幕顯示大腦電波以立體畫圓的方式,表達對書法軌跡的理解,機械和絲帶舞的裝置讓觀眾以創新的文字載體感受中國書法的韻律和力度、尋找書法的玄與美。 

《浪書》天花掛了一個像揮動體操彩帶的機械臂,表達藝術家張瀚謙對傳統中國書法的愛好和再思。
《浪書》天花掛了一個像揮動體操彩帶的機械臂,表達藝術家張瀚謙對傳統中國書法的愛好和再思。(圖片由作者提供)

 

從「鐘」領悟:陳家俊《冥冥之鐘》

另一個巨大的機械裝置藝術作品名為《冥冥之鐘》,由香港少有的動力裝置藝術家陳家俊(Joseph Chan)製造,他的作品既強調機器本身、直覺功能,但更想引人多元思考「這是甚麽」,因此「奇怪的機器」是他近年主题。北京故宮機械時鐘藏品堪稱是世上品類豐富又珍貴的表表者,陳家俊參照清宮珍藏的機械時鐘(1及2號展館),尤其著重機械的設計和運作,其團隊用了幾個星期把3700多個不同物料的零件裝置成《冥冥之鐘》,但它卻是個不準時的機械鐘,是「奇怪的機器」,因為兩個準時的陀飛輪拍在一起運作便會出現誤差,放了「混沌」裝置在計時機芯內,造成隨機報時的混亂,看似不規律的運作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另一種規律,只是它不為人所認知和理解的時間規律,表達「規律」和「混沌」兩種時間的碰撞,引伸萬物混沌裡深藏秩序的宇宙觀。 

《冥冥之鐘》用了幾個星期把3700 多個不同物料的零件裝置成,卻是個不準時的機械鐘。(圖片由作者提供)
《冥冥之鐘》用了幾個星期把3700多個不同物料的零件裝置成,卻是個不準時的機械鐘。(圖片由作者提供)


「三遠」空間:洪強《見器物:觀大千》

接著是媒體藝術家洪強(Hung Keung)創作的影像及互動裝置《見器物:觀大千》,洪強近年作品多以錄像和新媒體裝置藝術探討山、水、墨、時、空等中國哲學和美學理論;洪對故宮書畫和立體器物最感興趣,中國繪畫多個視點調控空間跟西方很不同,器物保存至今凝留住了一段段歷史與時間,因此這作品引用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概念,設計三個大小不同、承載不同山石、不同運行軌跡的轉盤,轉盤運動時旁邊的實時鏡頭亦跟着運動,營造從三個透視角度把觀眾的影像不經意地被帶進這片空間,讓人與漂浮的石頭同時出現在一個屏幕裡,象徵人也是眾多石頭、粒子的一部分,其間人、物、空間的轉動或凝固、切入或消失、偶然或規律,「以小觀大」的方式思考中國文化在不同時空不斷有所沉澱和突破。 

《見器物:觀大千》
《見器物:觀大千》引用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概念,設計三個大小不同、承載不同山石、不同運行軌跡的轉盤,轉盤運動時旁邊的實時鏡頭亦跟着運動,營造從三個透視角度把觀眾的影像不經意地被帶進這片空間,讓人與漂浮的石頭同時出現在一個屏幕裡,象徵人也是眾多石頭、粒子的一部分。(圖片由作者提供)

 

遙遠的「圓方」:許方華《星垂平野》

抬頭一望是個夜星璀燦的裝置,吸引不少觀眾「打卡」拍照,這是許方華 (Phoebe Hui)的《星垂平野》裝置設計。對天文很有興趣的許方華曾在香港大館展出一件和月亮有關的作品,《星垂平野》可謂延續她的天文系列。這件作品重點在其視覺角度, 近看是個方形空間,但遠看是圓形,許參照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世界觀,「天與圓」是動態,「地與方」是靜態,兩者結合則體現陰陽平衡、動靜互補。這片夜空原來不是現代的,而是清代的星空,許根據清代天文學文獻、以裝置藝術重塑當時天文學所知28 個星宿的星空,讓觀衆走進這個空間,仰望古代,油然產生對古人在天文科學的成就絲絲讚歎。 

《星垂平野》
《星垂平野》根據清代天文學文獻、以裝置藝術重塑當時天文學所知28 個星宿的星空,讓觀衆走進這個空間,仰望古代,油然產生對古人在天文科學的成就絲絲讚歎。

 

「白色」文物:吳子昆《物化》

展覽以吳子昆(Ng Tze Kwan)《物化》作結,場景相當令人觸動。吳子昆擅於創作沉浸式多感官體驗與空間為本的裝置,透過營造一個大量白色「文物」空間,讓觀衆回想在其他展廳曾看過的精美文物、聽過讀過的歷史由來,反思這些文物一旦失去歷史資料和色彩紋樣,只剩下一個一個白色軀殼,懸掛或雜擺得像文物亂葬崗,還能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再配合光影效果,人越多時燈光越亮,人越少時燈越暗,讓觀衆在不同的光暗氛圍靜下沉思,發掘中國文物更多深層意義和價值。 

「白色」文物:吳子昆《物化》
《物化》透過白色「文物」讓觀衆反思中國文物更多深層意義和價值。 


 鄭嬋琦擁有多年策劃藝術活動的經驗,深信藝術能帶來無限可能性,並將這種信念實踐在這次展覽中。她邀請藝術家時,主要考慮藝術家以往的作品是否有機會連繫故宮文物和中國文化,考慮作品能否引發參觀者更廣闊的視野,也希望「能用這些作品讓更多人慢慢接觸和理解當代藝術」,透過影像、聲音、機械、互動和沉浸式藝術手法、科技等多方面媒介,為參觀者帶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和思想啟迪。

 

 

本文已在2022年8月13日率先於《明報》「世紀」版刊登。

作者:徐瑋(編輯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