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中秋節,天上月亮圓,地上人團圓,是華人十分重視的傳統節日,其節慶風俗也各具地方特色。明清以來,各地方志均有記載中秋習俗,以廣東地區為例,廣府和潮汕的中秋風俗也略有差異。我們一起從地方志中尋找中秋習俗的含義。

現今香港的中秋節,在節前(八月初一以後)親友已互相送贈月餅和水果,若家中有供奉祖先的神台,親戚送的禮品會先供奉給祖先。中秋節當晚會賞月,古時又稱「翫月」,其實賞月不只是月下對酌共飲,更重要的是拜祭月光神。晚飯後,待月亮升起時,在能望見月亮的天台、露台或窗邊,擺起桌子,放置一個小香爐,準備月餅、水煮芋仔和菱角、時令水果(如碌柚、楊桃、柿)等祭品。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傳統,所以拜月光一般由婦女主持,點燭上香,向月光之神祈求庇佑,然後焚燒衣紙,其後家人分食祭品。我小時候在船上生活,拜月光便直接在甲板(水上人稱作「卜面」)進行,乘着涼風來賞月,當然我賞的絕對是月餅。

月餅、碌柚、水煮芋仔和菱角是中秋節應節食品
月餅、碌柚、水煮芋仔和菱角是中秋節應節食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明清時期廣東地區的地方志,對中秋節慶記載較簡單,但也很有趣,原來中秋節的習俗,由來已久。明嘉靖《廣東通志稿》:「中秋具酒、熟芋,招邀賞月,或以麵作團圓餅以相饋,或煮天南星剝食曰剝鬼皮。」芋頭屬天南星科。清乾隆《澄海縣志》記:「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中秋送禮贈月餅的禮節傳統,自明清以來,即使經歷了戰亂,也間而不斷。香港的餅店酒家亦曾推出「月餅會」,方便當時的基層人士以月供方式預購月餅,這也反映中秋節送月餅的習俗十分盛行。舊時節日親戚送禮,一般是出嫁女兒給娘家送、已分家子嗣給父祖送、已婚弟妹給已婚兄姐送,以及較親厚的遠親長輩也會送。現時人們生活較富足,月餅的口味、品種推陳出新,但互贈月餅的風俗卻有消減的跡象,很多時是眾兄弟姐妹合送一份給父母,年輕的已婚兄弟姐妹則省卻互送,主要原因是不希望長輩吃太多月餅而影響健康。

中秋節慶的芋仔,是未長大的芋頭,個頭小,口感較綿滑,盛產於中秋前後(中秋過後便會長大成芋頭)。廣東地區中秋節是以連皮熟芋仔拜祭,食用時再剝皮。明清方志多有記此習俗,如明萬曆《廣東通志‧潮俗》記「剝芋食謂之剝鬼皮」;清乾隆《澄海縣志》記「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剝鬼皮」;清康熙《增城縣志》記「兒女向月剝熟芋蕉柚,謂之剝疵癩」。這同一習俗,卻包含兩種不同的內涵,潮汕地區稱之為「剝鬼皮」,有驚嚇驅趕鬼祟之意;而廣府地區則稱之為「剝疵癩」,有驅趕疾病之意,尤指皮膚疾病。香港新界圍村方言中,「芋」讀作「護」,「芋仔」有「護子」之美好寓意,故圍村春節祠堂點燈時也會用「芋仔」懸掛在子孫燈下,取其護佑子孫之意。

另一中秋應節食品——菱角,也是秋天當造,口感軟糯香甜。中秋賞月用菱角這一習俗,未見於明清廣東方志,卻記載於江浙一帶的方志。例如明嘉靖《六合縣志》中秋「家具酒殽、菱、芋、豆角、團圓餅等物,候月出拜酹焚楮」;明萬曆《淮安府志》中秋「陳瓜果、菱藕於庭祭月」;清康熙《含山縣志》「用月餅、菱角、茅豆新友餽遺」;清雍正《廬江縣志》中秋「以月餅、菱角相餽遺」。由此可見,中秋節食菱角是江浙一帶的中秋習俗,但未知其意。現在的珠三角地區,菱角已普遍成為中秋應節食品,如2006年廣州《新塘村志》記中秋「用月餅、楊桃、柿子、柚子、菱角、芋頭等拜月、賞月」。可能舊時廣東的中秋應節食品也有菱角,但沒有像剝芋一樣具有特別的含意,故未記於舊方志中。現在民間有一種說法,「菱」與「伶」同音,以此祈求月光之神保佑孩童精乖伶俐,這一說法將來可能成為此習俗的一種解釋,而被記載下來。

從古時以「剝芋」祈求驅趕鬼崇疾病,到今日以「菱角」祈求聰明伶俐來看,反映了醫療衞生和物質生活的好轉,而令精神信仰也產生變化。今天人們可能忘記了剥芋的含意,但仍保留了食芋仔的習俗,而為食菱角賦予了新的演繹,從而使中秋食芋仔、菱角的傳統世代承傳。
 

 

 

本文已在2022年9月5日率先於《星島日報》的《香港故事》專欄刊登。

作者:陳德好(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