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由於文武廟的神祇與香港作為漁村的傳統地位有別,深入了解其背後的動機或原因十分必要,有助加深我們對早期香港社會發展狀況的了解。
 

何謂文神、武神?

若果我們細查文武廟的歷史,則不難發現,相關的歷史與演變頗為眾說紛紜,但基本上可歸納出如下數端:一、文廟及武廟各自獨立存在的歷史雖然悠久,但文武二神並置一廟的討論,則始於唐朝,然而結果是信眾大多重文輕武,難以得到平等對待,所以未見落實。二、文、武兩位神祇同置一廟共同受到供奉的情況,到明末清初才見興起,南方看來較多,但仍不普遍。三、文、武兩位神祇到底何方神聖,前後說法不一,且曾出現變化。(註1)

進一步的考據資料還顯示,何謂「文」、「武」兩位神祇,基本上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文廟所供奉的是孔子(後世尊稱文宣王,有文宣王廟,簡稱文廟或孔廟),武廟所供奉的是姜太公(後世尊稱武成王,有武成王廟,簡稱武廟或太公廟)。戰國以後,由於文、武分途發展,官制和教育(科舉)各趨兩端,而對文武兩位神祇的供奉,亦各有廟宇。唐朝時,玄宗、德宗朝曾討論文武合置一廟,共同供奉的問題,但未能落實。(註2)

另一說法的文帝本指文昌帝君(來自文昌星,主管祿位),而武帝則指關聖帝君(主管財帛)。文昌帝君在唐朝時又與四川民間崇拜的神祇梓潼帝君(原名叫張蝁子)混為一談,並指梓潼帝君曾在唐代時因保佑一位名叫孫樵的考生榮登進士而流行起來,受到讀書人崇拜。宋代則流傳梓潼夢的傳說,認為得梓潼神托夢,可以預知科舉勝算,令拜祀梓潼帝君之風大盛,尤受追求功名的士子,以及那些望子成龍、祈求子孫金榜題名家長的歡迎,所以自南宋起,梓潼逐漸定型為科舉之神。(註3)

關羽(即關聖帝君)由古人變為神祇的故事,據說始於梁朝「關羽顯靈的傳說」,到唐朝時有「關羽為護法伽藍神,傳法二十餘」之說,到南宋時更「將關羽成為道教神祇……加封武安王,立祠祭祀」,再之後的明朝,又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接着的滿清開國後,關羽更獲封為「忠義神武大帝」,所以在清朝時更出現了「關帝信仰遍至各階層,帝王崇拜關帝,民間教派敬祀關帝,商人、武官也信奉關帝」的情況。(註4)

按此推論,到了明末清初,以忠義著稱的關羽,取代了姜太公,成為武廟神祇;文廟中的神祇則改為文昌帝或梓潼帝君,取代了孔子。後者的其中一個說法,是有功名者才可拜孔子,未得功名且祈求文運亨通者,只能拜文昌帝,所以文昌帝在民間更廣為流行。但問題是,文、武二神還是各受香火,甚少同置一廟,共同受到供奉。
 

荷活道上的文武廟將文武二神同置一廟
荷李活道上的文武廟,將文、武二神同置一廟,共同受到供奉。


神廟盛衰反應社會變遷

在〈華人廟宇與殖民地的香港華人社會──以上環文武廟為研究個案〉一文中,廖麗暉(註5)曾就「文武合祀」一事作出初步探討,但所引述的劉海燕(註6)與宗力、劉群(註7)等人的說法,仍未真正回答兩位神祇為何會同置一廟的問題,所提到的觀點,只指中國文化一直有文武同受社會重視,而兩者合在一起,又可產生更大效力等觀點,討論既乏根據支持,又讓人有穿鑿附會之感。

反而科大衛、陸鴻基、吳倫霓霞在《香港碑銘彙編》中曾粗略提及,由於清代不但有文科舉的考試,還有武科舉的考試。於是便有人把文昌帝與關聖帝合祀,讓所有追求功名者──文科或武科──有「一站式服務」,便利信眾祈求作福,並給予保佑,因而便有了文武廟的興起。(註8)以此觀之,設立文武廟的主要作用,是讓那些有心追求功名者,獲得神靈保佑,如願以償。

法國社會學巨匠涂爾幹(Emile Durkheim)曾經指出,人類崇拜具神聖地位的圖騰或宗教,其實是崇拜他們自己的社會;或者說對宗教的信仰,實質是折射了自己追求的價值與理想。(註9)沿着這個角度思考,帶頭創立這家廟宇的人物,必然有其特殊背景、價值觀念與人生追求,而這家廟宇在創立之初地位吃重,香火鼎盛,必然切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其後香火仍盛,但社會地位急降,反映了社會環境的巨大變遷。
 

文武廟在創立之初地位吃重香火鼎盛
文武廟在創立之初地位吃重,香火鼎盛,必然切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其後香火仍盛,但社會地位急降,反映了社會環境的巨大變遷。


註1:高明士:《中國中古政治的探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6)。
註2:高明士:《中國中古政治的探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6)。
註3:廖麗暉:〈華人廟宇與殖民地的香港華人社會——以上環文武廟為研究個案〉,頁33。
註4:廖麗暉:〈華人廟宇與殖民地的香港華人社會——以上環文武廟為研究個案〉,頁34至35。
註5:廖麗暉:〈華人廟宇與殖民地的香港華人社會——以上環文武廟為研究個案〉,頁36至38。
註6:劉海燕:《翰墨英風: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註7:宗力、劉群:《中國民間諸神》(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註8:科大衛、陸鴻基、吳倫霓霞編著:《香港碑銘彙編》(香港:香港市政局,1986)。
註9:E. Durkhei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本文節錄自鄭宏泰、周文港主編:《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中華書局,2018年7月)內〈暴發速亡的盧亞貴與文武廟〉一文。)

 

 

作者:鄭宏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鄭心翹(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學生)
上載日期: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