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香港島上山多平地少,寸金尺土,各式大廈房屋聳立,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早已成為中外社會熱話。至於居民早出晚歸穿梭於社區之間常有人車爭路、交通阻塞的情況,實在是人盡皆知。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的興建,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與格局中,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得以落實。

這個設計獨特的電梯,起始於中環街市,由北而南,向北一方以架空行人天橋橫過德輔道中,貫通恒生銀行總行大廈,再橫過干諾道中,連結中上環沿海旁行人天橋;向南一方由低而高隨山坡地勢走,同樣以架空行人天橋穿越皇后大道中、士丹利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李活道、士丹頓街、伊利近街、堅道、羅便臣道,然後終止於干德道。

電梯系統全長800米,垂直距離135米,由16部行人電梯、3個移動平台及多道行人天橋組合而成,將維多利亞港海旁至半山干德道之間中上環這個既是人煙稠密,又屬商業心臟地帶的區域,緊密便利地連結在一起,讓無數市民及遊客可憑雙腳在半小時內由山腳海旁登上半山,而在半山下行至海旁則只需19分鐘。即是說,不出一小時內可以上登半山、下臨海旁,或是踏足大街小巷。
 

半山扶梯維多利亞港海旁至半山干德道之間中上環
半山扶梯將維多利亞港海旁至半山干德道之間中上環這個既是人煙稠密,又屬商業心臟地帶的區域,緊密便利地連結在一起。


修建過程歷經波折

這個自動扶手電梯別開生面的設計,早於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提出,希望疏導該區日增的人流、交通阻塞嚴重的問題。可惜,相關項目在不同程序的公眾諮詢與機關的審批過程中遇到不少阻滯,更是一拖數年,造價亦上升數倍,直至1990年方獲當時的行政局(即現在的行政會議)通過,並於翌年展開工程。工程的進行給社區及四周店舖帶來巨大的影響,噪音滋擾、出入不便和生活大受影響不在話下,更大問題是不少商舖的生意因而一落千丈,影響生計,例如有古董店指生意大跌九成。怨恨與不滿驟起,終在1991年6月爆發了抗議行動,最後政府答應採取補救措施降低嘈音、滋擾和損失,民怨才得以平息下來。曠日持久的工程為居民和商店帶來嚴重的影響,有媒體興建中的電梯形容為「怪物」,甚至是「通向地獄之樓梯」,可見受影響的居民和店舖怨懟之強烈。

另一則有趣故事則扯上了風水問題,主角是恒生銀行。原來,恆生銀行對於一端連接中上環行人天橋與一端接連中環街市的兩道行人天橋設計,向政府提出意見,覺得這樣對二樓的空間運用欠效益,所以建議由原來的兩道行人天橋改為四道,讓行人可在二樓中亭兩旁通過,有更多走動空間。對於這種「買一送一」的建議,又可令民眾更受益,政府當然樂觀其成,惟當時的媒體卻將這工程的改動扣上了「怕破壞風水」的帽子,甚至請來風水師作出點評,指是因為原來設計「如匕首指向心臟」或是「像手中有了一個洞」,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談論。
 

恆生銀行總行
恆生銀行總行大廈門外的兩道行人天橋,一端連接中上環行人天橋,一端接連中環街市。


由討厭變喜愛

電梯最終在1993年10月全面投入使用。電梯啟用之日,有一位名叫Blanco Lam的16歲男子,拿了一部攝錄機,拍攝了當時的情況及該電梯的壯觀景象,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年11月他便要移民非洲,認為電梯啟用是個歷史時刻,於是把當天的景象錄下來,日後在非洲便可把錄像向當地朋友介紹香港的現代化,推廣香港。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天,當年16歲移民非洲的Blanco Lam應已41歲了,若他重回香港,再乘扶手電梯,體味四周社區,相信會對香港的巨大變遷感慨萬千。不過,有一點相信是由Blanco Lam開了風氣之先,他當年拍攝自動扶梯的舉動,讓今天無數居民或遊客紛紛仿傚,唯他們拿着的不再是笨重的攝錄機,而是輕巧便利、隨身攜帶的智能電話了。

一如不少大型基礎設施,過了啟用期的新鮮感後,使用率一度不升反跌,當然亦發生了不少運作欠暢順的問題,加上曾經大幅超支,於是引來諸多批評。審計署自然進行評核,相關報告於1996年10月提交立法局(即今日的立法會)帳目委員會。由於當時的電梯系統每日使用人次只有3萬多人,區內交通擠塞問題無甚改善,立法局議員乃大肆批評,傳媒亦大加鞭撻,指系統「效益不佳」,或是「無助交通」,亦有指項目乃「大白象」。

雖則如此,中西區區議會力排眾議,指電梯系統「促使扶梯兩邊舊樓重建,提高區內的物業價值,增加政府的差餉收益,除了實用價值亦具備觀賞性,扶梯目前已成為旅遊景點,所以扶梯的建造是物超所值」。

事實上,隨着時間過去和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電梯系統的效益便愈發展現出來。一方面,電梯系統確實能發揮紓緩該區交通阻塞的作用,便利民眾出入;另一方面,電梯系統有助鼓勵市民步行,推動環保。正因如此,電梯愈來愈受市民的歡迎。


由「通向地獄之樓梯」到「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

更讓人感到意料之外的,自然是系統在啟用數年後成為吸引內外遊客觀光的亮點,由於該區有數之不盡的歷史建築,人文氣息濃厚,加上衣食住行、消費娛樂應有盡有,令系統本身成為其中一個「不容錯過的必到景觀」,所以有外國記者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用意似要反駁早年「通向地獄之樓梯」的指責。

2004年,《紐約時報》記者Daisann McLane刊登了長文, 講述電梯系統的便利與現代性,尤其談及系統四周居民的生活,她顯然看過一些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往天堂樓梯」的描述,並不無幽默地指那種描述雖非完全正確,但卻十分接近,並更為具體地把系統形容為「流動火車」,因為那時電梯系統的乘載量,每日已錄得超過5萬人次的紀錄。

到了2015年,電梯系統更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為「世界七大最具型格的往來運輸工具」,且創下「世界最長自動扶梯系統」紀錄,此點可說是讓電梯系統「吐氣揚眉」了。不難想像,有了「名氣」後的電梯系統,其吸引力自然進一步提升。綜合各方資料顯示,在1996年,每日使用達34000人次,超出了原來設計使用人次的兩成;到2005年時已上升至54000人次,接着的2015年及2016年更達85000人次及78000人次。
 

半山扶梯成為香港一個不容錯過的必到景觀有外國記者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流動火車
半山扶梯成為香港一個「不容錯過的必到景觀」,有外國記者將電梯系統形容為「通向市區天堂之樓梯」、「流動火車」。


重溫香港一路變遷

啟用至今超過四分一世紀的扶手電梯,2018年起分階段進行維修,更換老舊的損耗配件,部分路段在特定時間內要暫停開放,整項維修工程預計需時四年,至2022年才能全面竣工。在這段時間內,維修工程免不了會給區內居民及遊客帶來不便,但或許可驅使我們停下腳步,細看街頭巷尾和附近四周,思考香港曾經走過的道路。

因為,在我們心目中,最吸引我們視野,驅動研究好奇的,是曾經在電梯系統四周的大街小巷與各式建築物中生活的不同人物或是曾發生的故事,雖然他們的人生故事、努力方向,或有時空、遭遇的不同,但匯聚在一起,卻豐富了香港社會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的華洋薈萃、多元包容和自由開放的特色。
 

電梯系統四周的大街小巷與各式建築物中生活的不同人物或是曾發生的故事
最吸引我們視野,驅動研究好奇的,是曾經在電梯系統四周的大街小巷與各式建築物中生活的不同人物或是曾發生的故事。


(本文節錄自鄭宏泰、周文港主編:《半山電梯:扶搖直上青雲路》(中華書局,2019年7月)

 

 

作者:鄭宏泰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周文港博士(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
上載日期: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