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下雨?打風?氣溫急降10度?香港市民每日上班及上學前,均習慣透過香港天文台了解當日的天氣,可見天文台與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記載,香港天文台成立於1883年3月2日,主要負責氣象觀測、地磁觀測,並根據天文觀測報道時間及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杜伯克(Dr. Doberck)獲委任為首任天文司。140年過去,天文台的運作模式及服務範圍與時並進,其間不斷引入新科技,滿足現代社會的期望及需求,除了提供實時資訊,也致力推廣天文知識,包括提早公布流星雨、月蝕等現象,深入淺出地向市民講解,讓普羅大眾也能享受學習天文概念的樂趣。

首任天文司為杜伯克。(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首任天文司為杜伯克。(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英國皇家學會於1879年提出在香港設立一個氣象觀測台,由於當時香港人口逐漸增長,加上颱風造成的破壞已廣受社會關注,香港政府對皇家學會的建議表示接納。天文台的藍白色台徽,設計上亦別具意義,台徽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藍色代表天的顏色,白色代表颱風的螺旋雲帶,小方格代表雷達圖像上的像素(Pixel),反映天文台緊貼數碼年代的科技,十字座標則代表天文台追求天氣預測準確的目標。至於台徽中的兩個S字母,分別代表了科學(Science)及服務(Service),代表天文台「以科學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Service based on Science)之宗旨。

台徽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台徽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天文台成立迄今逾百年,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後時期及互聯網時代,不斷引入新科技以求與時並進。例如天文台早期利用在尖沙咀警署的時間球作為報時信號,每天下午12時50分便會將時間球升至圍桿的頂部,然後於下午1時正投下,該報時信號由1885年運作至1907年。到了1980年,天文台才設置了首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

尖沙咀警署的時間球(1885-1907)。(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尖沙咀警署的時間球(1885-1907)。(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天文台首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天文台首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天文台多年來一直盡忠職守,即使在日本佔領香港期間,被迫暫停天氣觀測工作,但憑著幾位被日軍俘虜的職員,天文台仍能斷斷續續地維持部分天氣觀測工作。職員曾在煙包紙背面記錄1943年4月的雨量紀錄,並隱約可見天文台台長審核的簽署。

記錄在煙包紙背面的1943年4月雨量紀錄,隱約可見天文台台長審核的簽署。(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記錄在煙包紙背面的1943年4月雨量紀錄,隱約可見天文台台長審核的簽署。(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到了戰後時期,天文台致力發展及電腦化不同觀測技術,包括在1949年利用無線電探空儀及雷達探空系統,測定高空氣象資料;1959年在大老山設置首座風暴探測天氣雷達,即平日市民行山時經常當作地標的「波波」,是用來監察惡劣天氣,包括熱帶氣旋和暴雨的主要工具。當年設置在大老山的天氣雷達是迪卡41型,隨著時代演進不斷更新,到了2015年換上更先進的「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目前天文台在全港共有5個雷達站,其餘4個分別在大帽山、大欖角、大欖涌和小蠔灣。

天文台位於大老山的天氣雷達站。(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Facebook)
天文台位於大老山的天氣雷達站。(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Facebook

現時「一APP在手」,可輕易得到本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實時氣象數據,但原來在1985年,天文台設立「打電話問天氣」服務,起初只是一則電話錄音,講述當時的氣象數據,後來天文台至少兩次更新打電話問天氣服務,發展至加入分區相對濕度及平均海平面氣壓資訊,實時分區氣溫及雨量資訊,也由以往的每小時更新一次,提升至分別10及15分鐘一次,令市民更準確掌握當區的天氣實況。為了提供天氣資訊時更人性化,1987年,天文台科學主任開始主持電視天氣節目。1996年,天文台設立網頁,也成立了「天文台之友」,加強市民和天文台的溝通,以及提高市民對天氣服務的認識。其後網上社交媒體發展迅速,為了加強與市民的互動,天文台於2018年推出「香港天文台HKO」Facebook專頁及「hk.observatory」Instagram平台。

1996年「天文台之友」成立典禮。(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1996年「天文台之友」成立典禮。(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香港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服務。(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YouTube截圖)
香港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服務。(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YouTube截圖

隨著時代過去,天文台也去舊迎新。2001年,天文台位於長洲的最後一個信號站於12月31日關閉,標誌著利用懸掛風球以目視方式傳遞風暴信息的時代終結。2003年,天文台添置新的高空探測系統,令發放高空探測氣球的系統全面自動化,以取代人手施放氣球。

時任天文台台長林鴻鋆(左四)主持長洲信號站關閉儀式,按掣將十號風球降下。(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時任天文台台長林鴻鋆(左四)主持長洲信號站關閉儀式,按掣將十號風球降下。(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站
時任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指發放高空探測氣球系統由人手控制變為自動化。(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時任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指發放高空探測氣球系統由人手控制變為自動化。(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除了監測香港的氣象數據,天文台亦與周邊地區保持緊密聯繫,甚至積極與世界各地的氣象部門接軌。例如2005年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建成閃電定位網絡,並推出閃電位置資訊服務;同年天文台開始接收中國的風雲-2號系列與日本的「多功能輸送衛星」發放的地球同步衛星圖像。香港甚少發生嚴重地震,但由於位於歐亞板塊內,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近,有需要預測境內甚至周邊地區的地震數據,天文台於2010年啟用寶珊地震站,加強對南海地震的監測,該站成為全球地震台網的其中一員,為全球地震監測作出貢獻。

今年是天文台140周年,3月25日及26日將會舉行開放日,向公眾介紹天文台的工作。開放日會採用今年世界氣象日的「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主題,設置展覽以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和認識,並介紹天文台如何應用嶄新科技提供各項服務,包括天氣預報、航空氣象、微氣候監測及輻射監測等。

 

 


上載日期:202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