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吉澳,又稱桔澳、吉凹,別名曲島,位處新界東北大鵬灣西部、印洲塘之北,面積2.36平方公里,為新界東北沿海的最大島嶼。吉澳擁有近300年歷史,島上有十條村落,共43個氏族、37個姓,客家、漁民雜處,水陸一家。

早於新石器時代,人類已在吉澳生息,以漁獵為生。但至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載有附近的塔門與赤洲,卻唯獨未記載吉澳,可見當時吉澳仍未有太大發展。明末兵禍連結,客家人南下逃難,但因當時新界多處已有大族聚居,客家人只得落居吉澳。

清初,為阻絕鄭成功抗清,朝廷厲行遷界。吉澳等沿海居民被迫遷入内陸,村落盡被廢棄。康熙二十二年(1683),明鄭滅亡,清廷展界,客家、疍家漁民又重新遷入吉澳,「搭建房棲,捕魚營生」。吉澳天后宮內仍存刻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字樣的銅鐘,估計鑄於建廟同年,銅鐘銘文稱吉澳為「吉凹」。天后宮落成,象徵吉澳社區在遷界後恢復元氣,從此成為島上的主要廟宇,村民在每年天后誕與十年一度的安龍太平清醮等節日均會慶祝。至2016年,吉澳安龍太平清醮已舉行26屆,換言之吉澳太平清醮亦至少已有260年歷史。今日天后宮内亦有1968年重修時,由駐守當地的啹喀兵協助翻新重繪的一對門神,卻是西人模樣;又因啹喀兵將「財」誤作「菜」,將廟內另一對木門上的財神繪成手執蔬菜的模樣,教人哭笑不得。如今,兩對木門仍被安放於廟內,成為遊客到吉澳必看的藏品。

今日使用的「吉澳」一名,最早見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志》,當時吉澳是官富司管屬的客籍村莊。1866年《新安縣全圖》第一次記載吉澳的實際島形,並標記為「小墟市」,同圖亦標出島上的白沙頭村。吉澳島形狹長曲折,有如反寫的「之」字。故英國人稱之為「曲島」(Crooked Island)。吉澳島奇特彎曲的形狀,在島西北部形成天然避風良港——吉澳灣,每當風高浪急,大鵬灣海域漁民大都避風於此,被漁民視為「吉祥之澳」,故名「吉澳」。另說昔日島上遍植桔樹,每逢冬季島上金桔遍布,遠望猶如一片黃金,故又名「桔澳」。嘉慶《新安縣志》所附的海防圖,就將吉澳記為「桔澳」。

1866年《新安縣全圖》記載吉澳
1866年《新安縣全圖》記載吉澳一名。

雖然嘉慶年間,吉澳天后宮的「奉兩廣總督閣部堂大人批行給示勒石永遠遵照額例碑」中仍將吉澳稱作「海角孤洲」,但由於吉澳有良好避風港,又處於往來深圳鹽田及新界東北村落必經之地,故在1850年代成為大鵬灣的重要漁港和補給站,吸引更多漁民及客家人聚居。1898年港府接管新界時的《駱克報告書》記載,當時吉澳已有客家人600名,漁民數百。時至1950年代,更是吉澳的黃金年代,多達6000人聚居島上,以採捕吉澳盛產的響螺、魷魚、昆布等海產為生。當時吉澳大街兩旁有逾 60家各式商鋪,村民稱其興旺「堪比彌敦道」。惟自1960年代開始,因社會經濟形態轉變,漁業式微,吉澳約八成人口移居海外,其餘也大多遷出市區,今日島上居民已不足50人。

吉澳天后宮
吉澳天后宮。(主圖及此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吉澳曾是大鵬灣的經濟貿易中心,加上島上風光秀麗,美景處處,堪稱「大鵬明珠」。這裏不僅有恬靜怡人的漁村風情,亦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到訪這個小島時,不妨好好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懷想昔日的吉澳景貌。

孤洲海角接洋涯 曲島灣頭靜乘槎
漁泊大鵬安住地 吉澳水陸是同家

 

 

 

本文已在2022年11月28日率先於《星島日報》的《香港故事》專欄刊登。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