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粵劇,俗稱大戲或廣東大戲,源自南戲的廣東主流戲曲,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民間故事等的表演藝術。明清間的廣州城,經濟較繁榮,號稱「金山珠海、天子南庫」,民間戲曲活動亦相當活躍。明萬曆年間 (1573-1620年),廣東本土戲班在佛山成立了琼花會館,是為粵劇行會之始;火神華光被奉為粵劇行的祖師爺。清代,粵劇戲班經常來往於兩廣河道間演出,利用船隻運載戲班成員及戲箱道具,兼為戲班成員食宿之所。船身多繪上龍鱗菊花圖案;船頭則髹成紅色,因此稱為紅船,而戲班皆稱為紅船戲班。咸豐四年(1854年),琼花會館粵劇藝人李文茂等組織三合會,響應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因此燒毀琼花會館,解散藝人,禁演粵劇十餘年;紅船亦從此絕跡。

紅船是粵劇的象徵,清末民初是粵劇最繁盛的年代,粵劇戲班以紅船為交通工具,在珠三角水域遊走四鄉,靠岸演出,極其繁盛。所以粵劇戲班也叫「紅船班」,粵劇藝人也自稱「紅船弟子」。圖為2016年2月4日,廣州文化旅遊重點專案粵劇紅船《船說》在珠江河上啟航首演。
紅船是粵劇的象徵,清末民初是粵劇最繁盛的年代,粵劇戲班以紅船為交通工具,在珠三角水域遊走四鄉,靠岸演出,極其繁盛。所以粵劇戲班也叫「紅船班」,粵劇藝人也自稱「紅船弟子」。圖為2016年2月4日,廣州文化旅遊重點專案粵劇紅船《船說》在珠江河上啟航首演。(圖片來源:中新社)

清光緒年間,粵劇解禁,經藝人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努力,粵劇得以重生,並組成了新的行會:八和會館。當時建築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透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時舉辦義演,扣除工資後所籌集而成。另外,凡是入會會員都要付出白銀一両作為「份金」。光緒十五年 (1889年),八和會館終於在廣州黃沙舊地海旁街建成。八和意為八方和合,粵劇行業同結一心。廣州八和會館共分八堂,供粵劇藝人住宿之用: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當被安排居住於不同的分堂。八和會館後來更加添了醫療室、養老院、小學等福利設施。管理制度亦隨著時間不斷完善。後期實行行長制度,各行行長都是由全體人員推選出來;到了今天仍然會定期選舉主席。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任劍輝、白雪仙、羅品超、陳笑風、林小群等都先後加入八和會館;會員通稱為八和子弟。

近代,由於有不少廣東人移居世界各地,粵劇藝術亦隨之廣為傳播;八和會館也先後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佈世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廣州的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界人士尊為「母會」。香港八和會館前身是「八和公寓」,是粵劇從業員散班後住宿的地方。香港的會館曾經多次改組,分別為「八和劇員總公會」、「八和粵劇協進會」、「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1953年,正式註冊為「香港八和會館」,統理粵劇整體事務。歷屆主席包括新馬師曾、關德興、白雪仙、何非凡、麥炳榮、梁醒波、汪明荃、陳劍聲等著名粵劇藝術家。

第一屆理事會
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成立,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包括新馬師曾、芳艷麗芬、、陳錦棠、麥炳榮、梁醒波等著名粵劇名伶。

回顧歷史,粵劇是連貫穗港兩地的一道重要的文化橋樑。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粵劇發展的一個高峰期。1925年,廣州有四十多個大型粵劇戲班,當中每一班的人數可達一百五十多人,廣州出現「海珠」、「樂善」、「太平」、「寶華」、「民樂」、「河南」等十所大戲劇場。同期,粵劇人才輩出,包括大老倌、編劇家、音樂家等。許多戲班經常巡迴於廣州、香港、澳門等地演出,被稱為「省港班」。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的高陛戲院、利舞台戲院、普慶戲院、太平戲院等差不多每週七日都有不同的劇目上演,盛極一時。粵劇發展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文武生薛覺先和醜生馬師曾對粵劇的革新都作出了不少貢獻。他倆和小生白駒榮、小武桂名揚被稱為粵劇「四大家」。加上著名醜生廖俠懷,共稱為「五大流派」。

年前,蒙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的安排,丁新豹兄和我等一行曾有機會參觀了廣州市荔灣區的粵劇藝術博物館,對博物館的嶺南園林建築風格和極豐富的展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這些展品和文字說明,博物館詳盡地介紹了粵劇藝術的歷史、特色和傳承。香港的文化博物館也設有一個粵劇文化館,展覽昔日名伶的表演用品,並透過重構的戲棚和電腦影音媒體,既生動又全面地展現了粵劇藝術的歷史和特色。紅伶閣展區則通過戲服、戲橋、相片等藏品,讓觀眾重溫名伶關德興的傳奇和貢獻。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的戲曲中心,如今是本地粵劇戲班經常演出的場所;其他還有紅磡的高山劇場、葵涌的葵青劇院、油麻地戲院、北角新光戲院等。此外,因應神誕、節慶或醮會,不時還有地方上或各社團自發籌辦的神功戲。場地大都是因應每次演出而在當地臨時搭建的戲棚。神功戲具有民俗傳統的性質,在香港市區和鄉村已有悠長的歷史。

 

 

 

作者:李焯芬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前副校長、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審委員會首席召集人)
撰文日期:2021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