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晚清時期廣州人口愈見稠密,社會問題嚴重,政府根本無暇照顧百姓所需。遇上天災人禍,民眾多依靠民間慈善組織(善堂)賑濟。清末民初,這一股民間力量非常大,除了扛上政府沒有辦法承擔的地方救濟工作,這些慈善組織更互相合作,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

香港東華醫院與海內外華人慈善機構合作無間,尤其與廣州的善堂關係最深。東華醫院創立於1870年,是一間慈善醫院,由香港華人領袖、各行精英合力,並獲得當時香港政府的支持而成立。

廣州最具代表性的「九善堂」,是清末成立的九個民間慈善組織的總稱,分別為愛育善堂、方便醫院、廣仁善堂、崇正善堂、潤身社善堂、廣濟醫院、惠行善堂、述善善堂和明善善堂。

「惠周海外」牌匾由成立於1871年的愛育善堂於同年所贈,表揚倡建東華醫院的好善者及醫院所提供的慈善服務。(牌匾現懸掛於東華三院文物館)
「惠周海外」牌匾由成立於1871年的愛育善堂於同年所贈,表揚倡建東華醫院的好善者及醫院所提供的慈善服務。(牌匾現懸掛於東華三院文物館)

東華醫院與「九善堂」的合作模式、範圍非常廣泛。賑災、醫療、遣送流落異鄉的華人回鄉、運送棺木骨殖、採購藥物,以至與慈善無關的事務,均有涉獵。東華檔案資料紀錄了東華在不同活動中的角色和位置。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德起瘡痍」牌匾,便記錄了東華醫院與愛育善堂在光緒三年(1877年)一同賑濟清遠水災,救助災民逾十萬人的善舉。除了慈善賑濟,每年東華醫院也請愛育善堂幫忙代造病人棉衣,數目頗大,估計是為了減低東華醫院的營運成本。

「德起瘡痍」牌匾由清遠各紳商於災難後翌年(1878年)送贈東華,以表謝忱。(牌匾現懸掛於東華三院文物館)
「德起瘡痍」牌匾由清遠各紳商於災難後翌年(1878年)送贈東華,以表謝忱。(牌匾現懸掛於東華三院文物館)

東華醫院亦將每年數以千計的腳氣病患者送回廣州方便醫院醫治。腳氣病(Beri-Beri)是當時死亡率很高的病症,主要原因是只吃白米導致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B1。患者體重下降、精神萎靡及感官功能衰退。由於是慢性病,患者長期佔據東華醫院床位,對東華造成一定壓力。當時的人並不知道腳氣病的成因,把它歸類為水土病,希望患者從香港移至廣州改變水土後有助康復。此外,東華醫院的疫症病人也會被送到廣州方便醫院治理。方便醫院間中來港籌款,東華與香港各行善長亦踴躍捐助。

1911年華民政務司來信簿五十號。香港政府來函東華謂衞生司已考查腳氣症(腳氣病)是因多食白米餸菜不足所致,並諭示東華告知民眾。
1911年華民政務司來信簿五十號。香港政府來函東華謂衞生司已考查腳氣症(腳氣病)是因多食白米餸菜不足所致,並諭示東華告知民眾。

1907年,廣東災荒,廣西禁止食米出境,加上安徽蕪湖食米失收,食米來源只有依靠安南(越南)。當時「九善堂」聯合總商會、七十二行商及東華醫院開辦平糶總公所,集結善款匯港,由香港公源行前赴越南購米運回,然後開辦全省平糶,讓平民百姓在食米供應不足、價格上漲的情況下解決糧食問題。公源行是香港有名的米行,其代表曾多次出任東華總理。

1919年,廣東再次遭逢米荒,安南與暹羅(泰國)又禁米出口,再加上日本因食米失收,需要從東南亞大量輸入食米,影響了香港及廣東的食米供應。於是日本、香港和廣東都計劃從安徽蕪湖搜購食米,在獲得東華醫院的支持下,廣東各界聯合組成廣東糧食救濟會,主席為廣州沙面滙豐銀行買辦陳廉伯(陳後來為東華主席)及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簡照南。在各方努力斡旋下,蕪湖米成功輸入廣東。由於香港亦遭米荒,東華醫院請陳廉伯幫忙,把廣東所存的一萬擔蕪湖米運港解困。
 

1932年東華主席陳廉伯
1932年東華主席陳廉伯。

除「九善堂」外,東華亦與廣東其他善堂合作,例如潮安輔仁善堂、新會仁育善堂、廣州浙紹鄉祠、汕頭救災公所等。東華亦與不少香港旅港廣東同鄉組織合作,如惠陽商會、旅港新會商會、香港東莞闔邑工商總會等,這些同鄉組織多有致函要求東華撥款賑災。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廣東災難連年,民不聊生。在近乎無政府狀態下,全賴粵港慈善組織互通消息,減輕民眾在天災人禍打擊下的痛苦。而香港的東華醫院正正是這個慈善網絡的樞紐。在依靠航運運輸的年代,香港的地位無可取代。除了有利的地理位置讓香港成為轉口和港口貿易中心,穩定的營商制度奠定了香港成為國際物流樞紐城市,東華醫院亦順理成章成為與海外華人社群交往的中心點。

民國肇止,廣州「九善堂」相繼解散。這種粵港合作模式至此告一段落。回首歷史,粵港合作從來非常密切,由來都是一家。

 

 

 

(本文內容節錄自2012年9月22日丁新豹教授於東華三院文物館的講座,已獲授權轉載自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出版,2012年 10月號《東華通訊》,全部圖片由東華三院文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