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觀塘舊稱「官塘」,古稱「官富」,其歷史記載最早可上溯自宋代香港的鹽政。您又知道觀塘的地名從「官富」到「觀塘」的歷程嗎?
 

上溯宋代 鹽場重鎮

香港瀕臨沿海、港灣衆多、海岸綫長,自古為天然的理想鹽場,而本地有記載的鹽業則始於西漢,下至南宋,最為興盛。南宋時的香港,官富場(今九龍東部)與大奚山(今大嶼山)是產鹽的兩個重鎮。南宋建炎、紹興年間,宋廷在九龍灣西北岸設官富場,管理鹽務,範圍覆蓋今日九龍東部,約為今日觀塘、九龍城及油尖旺區一帶,是當時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今日觀塘(舊稱官塘)一名,即演變自官富場之名。

官富場在隆興二年(1164),被宋廷以鹽產微薄、位處僻遠為由撤除,併入疊福場(在今沙頭角東北)管理。至南宋末年,又恢復其建置。南宋淳熙年間,大奚山(今大嶼山)私鹽猖獗,官府禁而不止。到了慶元三年(1197),大奚山鹽民起而反抗朝廷,更一度攻至廣州,宋廷以摧鋒水軍鎮壓,又命當中的300名駐守當地。其後,又以大奚山偏遠,轉駐官富場,並裁減至150人。摧鋒水軍,即摧鋒軍,為南宋所依仗的最精銳部隊之一。宋廷以此討滅鹽民、鎮守鹽場,香港地區鹽業對南宋國家命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後直至南宋末年,官富場仍然運作。咸淳十年六月十五日(1274年7月20日),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今東龍洲和西貢大廟灣)遊覽,並於北佛堂(今西貢大廟灣)鐫石紀念,留下了香港現存最早記有確切年代的刻石。
 

元明兩代 轉為巡司

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六〈田賦志·鹽課〉記載:「鹽場在縣境內者,舊有四場:曰東莞、曰歸德、曰黃田、曰官富。迨元,改官富為巡司,其鹽課冊籍附入黃田場。明嘉靖二十一年,裁革黃田場,附入東莞場。」及至元明兩代,曾是鄰近區域内四大鹽場之一的官富場,其作為鹽場的部分遭到撤廢,並與鄰近地區的鹽場合併。而「官富」一名則作爲「官富巡司」此一縣級衙門下的基層單位存續。自此,相較於鹽場的名稱,「官富」逐漸成為此區域的代稱。而「官富」一名,則常見於明清方志的輿圖之中。根據《粵大記》的《廣東沿海圖》、以及雍正的《廣東通志》《輿圖》中,被標記為「大小官富」者的相對位置,疑為今日的觀塘。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被標記為大小官富者應爲今日的觀塘。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被標記為大小官富者應為今日的觀塘。
雍正《廣東通志》《輿圖》,觀塘一帶被標記為大小官富。
雍正《廣東通志》《輿圖》,觀塘一帶被標記為大小官富。


遷海復界 鹽業式微

清初遷海復界之後,鹽田荒廢,被招致遷入本區墾荒的客籍農民生產模式不同,不習制鹽之法,觀塘一地的鹽業由此式微。到了清代後期,整個香港的鹽業亦步向沒落,鹽田荒廢、改為魚塘、田地或房屋。


從官富到觀塘

觀塘舊稱「官塘」,其地名來源,說法有三:
1.    宋代置鹽場「官富場」,範圍包括今日觀塘。製鹽要以石頭、泥土在海邊築成堤壆,以存儲海水,以供日曬蒸發成鹽,因而又可被稱為鹽塘,而這些鹽塘因為官府所設,故名「官塘」。其他的例子有在觀塘區東南的藍田,其昔日被稱為鹹田,至1954年才雅稱為藍田至今。
2.    與讀音有關。或謂鹽田的海水蒸發後如乾涸的塘,或謂二十世紀莤草灣對出的淺灘,潮漲時如水塘,潮退時如乾涸的塘,客家人稱為「乾塘」。客家語「乾」、「官」同音,官員為避開乾字的負面含意,取名官塘。
3.    鹽運、航運有關。據意大利神父西米安·獲朗他尼(Simeone Volonteri,又稱和神父)所繪製的1866年版《新安縣全圖》,牛頭角與茶果嶺之間的海旁鄉村,寫為「官璫」,同期的《廣東水師營官兵駐房圖》則有「官檔」、「官檔汛」之名,有學者推論「璫」、「檔」皆為「塘」之訛。所謂「官塘」即官方船隻停泊之處。

《新安縣全圖》(1866),官璫部分節錄,推定官富場的範圍。
《新安縣全圖》(1866),官璫部分節錄,推定官富場的範圍。

至於官塘改為觀塘的原因,按《觀塘風物志》記述,乃因區內居民因忌諱與官府打交道,又改稱「觀塘」。1953年,政府發展當地,正式定名為觀塘。

謹以此文抛磚引玉,與各位讀者發掘更多地方歷史的秘辛:

觀塘濱海鹽勝雪 萬里波濤官富山
南國天邊存古魄 風藏故宋九龍灣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