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説起沙田,讀者可能會想起城門河的美景、馳名的沙田鷄粥和乳鴿。今日的沙田,以城門河、新市鎮和舊日的工業城市而著名,是個發展良好的新市鎮。但您可知道,沙田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又是區域内最好的香木產地之一呢?今次就和大家談談沙田的地名和歷史。

今日的沙田,以城門河、新市鎮和舊日的工業城市而著名,是個發展良好的新市鎮。
今日的沙田,以城門河、新市鎮和舊日的工業城市而著名,是個發展良好的新市鎮。


古來安居地

沙田古稱瀝源,區內的馬鞍山早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 約公元前 2500 年左右 ) 已有人類活動;烏溪沙亦曾發現約為南宋至清代的考古遺跡,可見當時已有人定居該地。而沙田明確有人居住的記載則始於明代。明萬曆二年正月二十日(1574年2月11日)韋、陳、唐、吳、許、蔡、袁、李、楊、黃諸姓在瀝源海旁(今沙田城門河一帶)奠基建圍,並取名「積存」,是為積存圍,後又俗稱「大圍」。「積存」之意,可見於圍門兩旁之對聯:「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存仁必獲報,還其百姓共存仁」。

明萬曆二年正月二十日(1574年2月11日)韋、陳、唐、吳、許、蔡、袁、李、楊、黃諸姓在瀝源海旁(今沙田城門河一帶)奠基建圍,並取名「積存」,是為積存圍,後又俗稱「大圍」。「積存」之意,可見於圍門兩旁之對聯:「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存仁必獲報,還其百姓共存仁」。
明萬曆二年正月二十日(1574年2月11日)韋、陳、唐、吳、許、蔡、袁、李、楊、黃諸姓在瀝源海旁(今沙田城門河一帶)奠基建圍,並取名「積存」,是為積存圍,後又俗稱「大圍」。「積存」之意,可見於圍門兩旁之對聯:「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存仁必獲報,還其百姓共存仁」。


昨日瀝源香

明清兩代,香木成為當時香港地區先後所屬的東莞、新安兩縣的特產,更是香港地名來源的說法之一。 早於清代,瀝源就以出產優質香樹而知名。據嘉慶《新安縣志》所載:「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 當時東莞、新安一帶出產的香木,通稱莞香,適宜生長於堅實而貧瘠的黃土之中。而瀝源土質正好合宜,更作為優質香木產地而載入志書。 而康熙年間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亦曾記載莞香遠近馳名的盛況:「當莞香盛時,度嶺而北,歲售逾數萬金」。瀝源所產的香木,是否亦在其中,雖無確實史料證明,但結合《廣東新語》《新安縣志》記載,昨日瀝源香木業之盛可想而知。

早於清代,瀝源就以出產優質香樹而知名。據嘉慶《新安縣志》所載:「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存「香粉寮」一名。
早於清代,瀝源就以出產優質香樹而知名。據嘉慶《新安縣志》所載:「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存「香粉寮」一名。

香木業的衰退,始於清初遷海復界。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清廷厲行遷海,下令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瀝源頓成廢墟,其香木業亦因而受到沉重打擊。復界以後,技工四散,技術失傳,老香樹被毀伐殆盡,令香木業一蹶不振。據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六《香語·莞香》記載,「自離亂以來,人民鮮少,種香者,十戶存一,老香樹亦斬刈盡矣。今皆新植,不過十年二十年之久,求香根與生結也難甚。」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存「香粉寮」一名,推測與昔日製香有關。


客族入遷

康熙八年,清廷復界,但本地原有房舍多已被毀,故回遷者寥寥。康熙《新安縣志》記載:「康熙九年……遷民未歸者尚眾,其—二新復殘黎,亦無廬舍棲止……遷移之苦,棄故居之田里,剗所徙之蓬蒿……及復歸,死喪已過半,幸而歸者,牛種無資,編茅不備,亦未易以安生也。」 時人苦於田園、屋舍荒蕪,復墾困難。沿海地方在康熙八年(1669)復界,瀝源卻遲至康熙廿三年(1684)方得復界,發展由此較他處遜色。由於遷回者寡,清廷下詔鼓勵原居廣東北部、福建及江西等地的客族南遷新安縣,開墾荒地。嘉慶《新安縣志》記載:「按新安自復界以來,土廣人稀,奉文招墾軍田,客民或由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等處陸續來新,承墾軍田,並置民業。」 自復界後在瀝源所建村落,皆由客籍所建。


寇患猖獗

明清之際,瀝源一帶寇患猖獗。南明參將李萬榮兵敗,落草為寇,在順治三年(1646年)據九龍寨東南、鯉魚門北端雞婆山(今魔鬼山),設城立寨,並阻截出入海門商船,勒收行水。此寨形勝險要,可以監視淺灣(今荃灣)及瀝源一帶的活動,包括瀝源在内的新安境內各村皆受其擾。直至順治十三年(1656年),李萬榮始被清兵降服於大鵬山,寨亦不存。 一說今日城門谷、城門村等地皆是以李萬榮所建的城門而名。 遷海之後,瀝源成為真空地帶,賊匪更形猖獗。康熙《新安縣志》記載:「康熙三年八月,撫目袁四都不遵入界,潛於官富、瀝源為巢,四出流劫。」「康熙十—年九月內,台灣巨逆李奇等率寇船流劫地方……鄉勇官兵,協力擒剿,賊見勢難與敵,回奔無路,遂潛逃瀝源等山。」 瀝源治安不靖,清代區內村落所組成的瀝源九約,亦有通鄉聚衆自保的意義。


地名由來

沙田古稱棘園、艻園、瀝源,其地名來源如下:
一、 昔日的沙田遍佈荊棘,一片荒蕪,故稱「棘園」。
三、 沙田古名瀝源,「瀝」即流水、清泉之意,瀝源則為清水之源,可能因從周邊山澗流下而最終匯聚流入沙田海之水非常清澈而得名。最早載有瀝源一名的史志地圖為萬曆《粵大記》的《廣東沿海圖》。
二、 當地種有一種艻樹,當作圍籬圍繞田園,則人畜不能過,有防盜之用,故名艻園。

沙田的歷史起源很早,早在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的《粵大記》已經記載瀝源村。瀝源,即是沙田的古稱。
沙田的歷史起源很早,早在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的《粵大記》已經記載瀝源村。瀝源,即是沙田的古稱。

瀝源原本是普遍使用、用以指涉整個地方的名稱,而沙田則只是村名。瀝源地區三面環山,在長年累積下,有大量沙泥沉積。後來客籍村民開墾這片土地,並以「沙田」為其所建村落命名,如沙田圍及沙田頭。按一般說法,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派官員到新界各處進行接收及視察。英軍到達沙田圍後,向村民查問地方名稱,因言語隔閡,村民以本村名稱相報,從此「沙田」便由村名成為為整個地方之稱,從此港府便將「瀝源」稱作「沙田」,沿用至今。

推敲此說,其實早在英國佔領九龍之前,沙田圍背靠的沙田坳已是來往新界與九龍的必經之地,是以「沙田」之名由於交通因素,也漸漸為人所知。 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所繪的《新安縣全圖》,將本地區上將「沙田」一名標注為粗體大字,與大埔墟、西貢、全灣(即今荃灣)、九龍城等地並列。 但根據不少現存的碑銘,如光緒十六年﹙1890年﹚的《重修車公廟碑記》、光緒廿二年﹙1896年﹚的《建造廣福橋芳名開列》),可知下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本地人仍以瀝源指稱本區域。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開通,建於沙田圍對岸、排頭村旁的車站則定名為沙田站,沙田從此作為全區的正式稱謂至今。約成書於1910年代的《瀝源九約竹枝詞》記述:「瀝源洞內樂從容……大圍風景實如何,村裡人居雜姓多……」,亦是當時本區地名及特色的有趣記載。

《新安縣全圖》(1866) 沙田
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所繪的《新安縣全圖》,將本地區上將「沙田」一名標注為粗體大字,與大埔墟、西貢、全灣(即今荃灣)、九龍城等地並列。
由望夫石鳥瞰的沙田新市鎮歷史舊貌(1983年)
1983年由望夫石鳥瞰的沙田新市鎮歷史舊貌。(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讀者下次走過城門河邊,在欣賞河畔如畫美景之餘,也不妨與親朋分享這段沙田的歷史:

《沙田話舊》 
棘園昨日瀝源香 嶺外芳名不怕霜
滄海波濤今長畔 沙田河岸幾人鄉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