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今天的屯門,很多人都會想到是西北邊陲、遠離市區的新市鎮,尤其在西鐵(今屯馬綫)和屯赤隧道開通之前,僅靠青山公路和屯門公路出入市區,一説就覺得遠。但您可知道,屯門是香港最早見載於史籍的地方?屯門可説是香港歷史最悠久、也是香港古代史中較為重要的地方。屯門的所在與指稱,在不同時代也有所變化。今次就讓我們一起回顧屯門的地名和歷史。 
 

屯門鎮兵 地名由來

屯門自始就叫屯門,其後幾歷變化,最終反璞歸真,又回到屯門的原名來。《新唐書 ‧ 卷四十三上 ‧ 地理志》「嶺南道廣州南海郡」條下有注曰:「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唐代在屯門設置軍鎮,流行的説法是屯門之名由此得來,屯門即「屯兵之門」的意思,但其實此說未有證據支持,姑且備為一說,以供後學參考。

在不同的古代地圖中,屯門的稱呼亦各有不同。萬曆九年(1581)《蒼梧總督軍門志》中的〈全廣海圖〉標作「屯營」,1866年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繪製的《新安縣全圖》記作「團門」。青山為屯門區最高山峰,故亦一度以此為名,成為屯門一地之名。英國租借新界以來,就一直以「青山」命名屯門地區,直至1973年刊憲宣布,自此「屯門」就取代青山,作為新市鎮名稱。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中,屯門被標記為團門,而青山亦被標記為清山。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中,屯門被標記為「團門」,青山被標記為「清山」。


史籍中的「屯門」是否今日的屯門,史學界歷來莫衷一是。主要的説法有二:「屯門即屯門說」與「屯門即南頭說」。關於前者,支持的史料較多:

  • 明正德(1506-1521)年間,廣東進士陳文輔曾指出「瀕海之患,莫東莞為最。海之關隘,實在屯門澳口,而南頭則切近之」,明言屯門澳口與南頭「切近之」,則亦可證明屯門與南頭為兩處地方。
  • 明萬曆九年(1581)應檟編輯、劉堯誨重修的《蒼梧總督軍門志》中的〈全廣海圖〉標注有「屯營」的地名,即是今日的屯門。此圖置屯門澳於小磨刀與南頭之間,可知二者並非一地。明萬曆郭棐《粵大記》附〈廣東沿海圖〉,圖中「屯門」繪於聖山之東、掃管笏之西的海濱平地,聖山即今之青山,掃管笏即今之九徑山,屯門的位置與現在吻合。
  • 嘉慶《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記「九徑山在縣南四十里,下臨屯門澳」,清楚指明屯門澳在九徑山下,而屯門澳即今之青山灣。
明萬曆九年(1581)應檟編輯、劉堯誨重修的《蒼梧總督軍門志》中的《全廣海圖》標注有「屯營」的地名,即是今日的屯門。
明萬曆九年(1581)應檟編輯、劉堯誨重修的《蒼梧總督軍門志》中的《全廣海圖》標注有「屯營」的地名,即是今日的屯門。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中,標有屯門的地名,其右方的聖山,即是青山(杯渡山)。
《粵大記 ‧ 廣東沿海圖》中,標有屯門的地名,其右方的聖山,即是青山(杯渡山)。

明清地圖方志所言之屯門,地理上均與今日之屯門吻合。而「屯門」即今之南頭,則以清初顧炎武《天下郡南利病書》〈廣東下〉卷四十三云「東莞南頭,古之屯門鎮,乃中路也」為所本,明清以前未見此說。本文謹以屯門為今日屯門所在之一説,為大家繼續講述接下來的故事。
 

歷史悠久 上溯盛唐

位處香港新界西北的屯門,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龍鼓洲、龍鼓灘和湧浪等地。龍鼓上灘和掃管笏亦曾發現漢代文物與漢五銖錢,可見漢代屯門已有人聚居。相傳南朝宋元嘉年間,杯渡禪師曾到屯門,但屯門明確見載於史籍者,最早見於唐代。《新唐書‧卷四十三上‧地理志》「嶺南道廣州南海郡」條下有注曰:「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這也是香港的地方最早見於史籍的記載。《唐會要‧卷七十三》「安南都護府」條亦記載:「開元二十四年(736)正月,廣州寶安縣新置屯門鎮,領兵二千人,以防海口(今珠江口一帶)」。

安史之亂後,吐蕃佔據安西諸郡,絲路閉塞,隨之而來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航路由廣州開始,連接海外遠國。當時航海受季候風支配,諸國商船入廣州前,需停泊屯門,稍事休整,然後沿珠江北上;離開廣州時,亦需停泊屯門,等候季候風,啟航回國。地理上,唐代的珠江口西岸是淺水地帶,不利航行,東岸則有深水航道。屯門為商船沿著深水航道進入珠江前的最後一處深水港口,故而成為中外海船停泊之處。《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志》引用賈耽《古今郡縣道四夷述》「廣州通海夷道」條:「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航海外夷」條更稱「其欲至廣者,入自屯門」,即可以為明證,以見屯門對以廣州為中心的海上貿易相當重要。屯門的重要性,亦可見於唐廷在屯門設置軍鎮,以防禦港口之舉。唐天寶三載(744)二月,南海郡太守劉巨鱗調派屯門鎮兵經海路北上,鎮壓浙江海賊吳令光,可見所鎮兵力不弱。

除史籍所載外,唐代文豪韓愈、劉禹錫的詩句亦出現有關屯門的描述。劉禹錫的《踏潮歌》寫有「屯門積日無迴飆,滄波不歸成踏潮」之句,是目前發現最早詠及香港地區景物的文學作品。另韓愈在元和十四年(819)的《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其六》亦寫有「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浪沒」之句。目前雖無史料證實韓、劉二人曾到屯門,但文人雅士感興傳唱,使得屯門的高山奇巖名滿中原,亦反映唐代屯門已是往來繁盛之地。 
 

南漢偏安 瑞應名山

五代十國,中原板蕩。南漢割據嶺南,地懸濱海,四無強敵,偏安一隅。南漢(909-971)君主為了向沿海番商抽取重稅,對屯門倍加重視。北宋知廣州軍事蔣之奇〈杯渡山紀略〉一文記載,南漢曾在屯門設置管理屯門鎮的靖海都巡,並在屯門山北麓上建立軍寨。南漢在屯門的軍事設置,是否即唐代屯門鎮,已經無法稽考,但從唐至南漢,屯門都置有軍事設施,已能證名此地有相當的重要性。

在延續從唐代開始的軍事地位外,南漢時期,青山一度躍升成為重要的佛教聖地。相傳在南朝宋元嘉(424-453)年間,杯渡禪師曾到屯門禪修,僧眾後為之在屯門青山建杯渡寺,即今日的青山禪院。而到了南漢乾和十二年(955),開翊衛指揮兼靖海都巡陳巡命人雕刻杯渡禪師的石像,在屯門山。南漢末代君主劉鋹更於大寶十二年(969)敕封屯門山為瑞應山,所刻碑銘,到宋代仍然存在。
 

氏族移居 海之關隘

宋代,屯門鎮地區曾建有營壘,稱為屯門砦,並曾在青山設捕盜廨。南宋末年,二帝南逃。相傳屯門亦曾一度成為宋帝的避難之地。陸秀夫保護宋帝逃亡,曾率兵避居屯門的龍鼓灘,今日龍鼓灘後山上有「皇帝巖」,即相傳為宋帝昰曾藏身處。

宋亡,元廷在屯門設置巡檢司,衙署建於屯門寨,委派一名巡檢,統轄寨兵150人。後來,明廷又移官富巡檢司於屯門,一度負責相當於今日香港全境範圍的行政和軍事管治。元末,漸有氏族由江西、廣東等地舉族移居屯門,例如陶氏自廣西遷入,建立泥圍、青磚圍和屯子圍,陳氏建立田心圍。屯門亦漸漸由商港、軍鎮轉變為以漁農為主的鄉村。除了陶氏和陳氏,今日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廖氏、侯氏及文氏最初亦曾遷入屯門,後來才輾轉遷往其他地區,今日屯門尚有鄧氏、文氏的祖墳。新界氏族南遷時最先踏足屯門,可說明當時屯門交通之利。

明初,屯門澳就泊有兵船。據明嘉靖年間應檟繪製的《全廣海圖》,屯門澳下有註曰:「此澳大,可泊。東南風至老萬山二潮水,至九洲一潮水,至雞公頭半潮水,至急水門五十里,至虎頭門一潮水。南頭兵船泊此。」屯門地理條件優厚,終於引來當時被明人稱為「佛朗機」的葡萄牙人覬覦。
 

葡船東來 中葡海戰

明代,屯門曾發生中國與歐洲國家的第一場海戰「屯門海戰」。明正德九年(1514),葡萄牙探險家歐維士(Jorge Alvarez)自滿剌加(今馬六甲)率船兩艘,東來屯門,成為最早抵達中國的葡萄牙人。歐維士在葡萄牙人稱爲Tamão的屯門,豎起刻有葡萄牙國徽的碑石,以示佔領,並企圖以此為立足點,與中國通商。葡萄牙人在屯門、葵涌海澳等處設立營寨,製造火槍,設置防禦工事,但葡萄牙人這種行為,並無立即引起明朝警覺。

直至正德十二年(1517),葡萄牙印度總督派遣船長費爾南.安德拉德(Fernao Perez d’ Andrade)率船四艘,與歐維士、使者皮萊資(Thomas Pirez),攜同國書和禮物,自滿剌加(今馬六甲)出發, 8月15日抵達屯門。9月底,船隊進入廣州,以進貢為名,請求通商,不果。船隊退返屯門,皮萊資等使團則透過賄賂,北上南京、北京,欲會見明武宗,亦不果。

翌年,葡萄牙印度總督又派費爾南.安德拉德之弟、葡萄牙船長西蒙.安德拉德(即西眇),以「尋找皮萊資」為名,率船三艘抵達屯門。西蒙舉動躁急,並擅自於屯門一帶,設立營柵、刑場,鑄造火槍、劫掠財物,並販賣人口、蹂躪婦女,中國官民大為憤恨。陳文輔所撰的《都憲汪公遺愛祠記》記載:「近於正德改元,忽有不隸貢數,號為佛朗機者,與諸狡猾湊雜屯門、葵涌等處海澳。設立營寨、大造火銃、為攻戰具。佔據海島、殺人搶船,勢甚猖獗。虎視海隅,志在吞併,圖形立石,管豁諸番。」而根據葡文史料、施白蒂的《澳門編年史》: 「1518年,西蒙·德·安德拉德(Simão de Andrade)從印度前往中國「尋找皮萊資」,8月抵達屯門。他未經允許擅自修築工事、建起炮台、堡壘、哨所,象對待非洲沿海的黑人一樣對待中國人……允許其成員肆意搶劫百姓,俘走他們的妻女並任意欺侮蹂躪,使皮萊資等的使命產生積極效果的可能性化為烏有。」

明廷有見葡萄牙人日益坐大,決心征討,於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將皮萊資使團押往廣州監獄,又派遣廣東巡海道副使汪鋐,討伐盤踞屯門的葡萄牙人。雖然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派遣葡萄牙人馬丁.阿豐索、別都盧(即葡方所載之彼得羅·歐門)等率船六艘、兵300,自滿剌加(今馬六甲)抵達屯門,並遣使南頭,企圖與明廷議和、建立城堡及通商,但事已至此,戰爭已無可避免。

汪鋐帥南頭寨水師戰船50艘,將葡船十餘艘團團包圍,隨即火攻葡船,一説派善泳者潛入水中,鑿沉葡萄牙船隻。葡軍一敗於茜草灣,再敗於稍州,被葡萄牙人記載為「超人卓絕、作戰有方」的別都盧戰死。明軍繳獲葡船兩艘及佛郎機炮,斬首葡軍35級,俘虜葡軍首領疏世利等42人,並於9月23日以海賊罪處死。汪鋐亦成功勸說兩名中國人自葡萄牙船隊歸正,這兩名中國人日後幫助汪鋐成功仿製佛郎機火銃,以夷制夷,成為晚明的國之利器。

屯門之役持續40日,葡萄牙人傷亡慘重,每艘軍艦只剩下八名士兵,無力再戰,馬丁.阿豐索率餘眾趁風暴驟起之際,乘夜敗走滿剌加,是為「屯門海戰」。此後,葡萄牙人轉向閩浙一帶活動,最後輾轉至澳門經營數百年。經此一役,葡萄牙人認識到明朝的實力與自身的局限:「不應再向遠在葡萄牙萬里之外的地方派遣艦隊。即便船堅砲巨,亦非萬無一失,我的情況便是一例……。我們在此可用武之地非我們想像那般,敵人亦比我們想像的強大的多。」只得放棄屯門,轉往閩浙沿海活動,最後輾轉至澳門經營數百年。至此,屯門收復。

繼葡萄牙人後,明中葉開始,廣東沿海屢受海盜、倭寇侵擾,明廷於粵東設南頭寨,強化海防。南頭寨管轄六個汛地,但汛地防守兵員少,力量薄弱,因此主要依靠兵船巡邏會哨,巡守海疆。據應檟《蒼梧總督軍門志》,南頭寨兵船駐泊屯門,以兩隊官哨巡海。萬曆年間郭棐著《粵大記》中〈沿海汛地〉「南頭寨」條也有類似記載,說明屯門是當時明朝水師在廣東沿海的重要基地。 
 

清初海禁 客族移來

清朝初年,為對應鄭成功等明朝殘餘勢力對東南沿海的威脅,清廷厲行遷海令,下令沿海居民內遷。為堅壁清野,阻斷沿海居民對明鄭的接濟,居民內遷後,沿海五十里的房舍、田產更要悉數剷平。 遷海令對沿海居民打擊極大,據《屯門陶氏族譜》記述:「康熙初年,移鄉令下,父子兄弟,流離八載,死亡過半,家乘幾委草莽焉」 。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復界,屯門各鄉氏族得以重回故里,收拾荒園。復界後田園荒蕪,原有房舍多被拆毀,居民發展艱難。《陶姓族譜》記載當時的慘況:「今蒙皇恩展界,雖梓里如故,而風蕭然。田地荒蕪,場宅總為荊棘。祠宇兵燹,神主盡為灰燼。二十年來,稍為安定。離亂之後,舊無存故。」為恢復沿海地區生機,朝廷鼓勵内地客籍人士前來開荒。遷界前,以陶氏為主的本地氏族聚居於屯門北部河谷一帶的肥沃土地;復界後,因屯門北部河谷一帶的土地已有本地氏族聚居,客籍人士遂聚居於屯門南部近海的地方發展,例如是青山灣東西兩岸,以至屯門西部的龍鼓灘和東南部的掃管笏、大欖涌等地,由此「屯門」的地理概念亦得到擴展。英國租借新界以來,一直以「青山」命名屯門地區,直至1973年刊憲宣布,自此「屯門」就取代青山,作為新市鎮名稱。

屯門的航空斜角照片,攝於1973年3月15日。(圖片來源:地政總署「香港地理數據站」)
屯門的航空斜角照片,攝於1973年3月15日。(圖片來源:地政總署「香港地理數據站」)
1978年的屯門新市鎮與青山。(圖片來源:地政總署「香港地理數據站」)
1978年的屯門新市鎮與青山。(圖片來源:地政總署「香港地理數據站」)


在嘉慶《新安縣志》中,屯門青山的勝景被稱為「杯渡禪蹤」,列為新安八景之一。大家下次再訪青山,不妨留意一下。

 

《重遊屯門訪青山》 
屯門波浪映青山 千里不辭日往還
月照古人今照我 東來瑞應國南關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4月19日